太學學府重建的地址,最終選在了陳留城以南三十里一處靠近山林,環境清幽僻靜的地方。

為何又是陳留?

因為陳留有一位文武皆巔峰的人物坐鎮...

有異議的人基本上不敢來跟陸彥掰扯,畢竟上一個被陸彥曉之以理的人,在床上躺了兩三個月才下得了床。

陳留郡百姓聽說陸大將軍又要招工開幹工程了,紛紛蜂擁而至,差點擠破了臨時設立在工坊處的招工大門。

耿良穿著新發下來的主簿官服,昂首挺胸,極有架勢的在門口巡視,確保招工現場秩序井然。不過靠他一個人肯定是不行的,主要維持秩序的還是從軍屯裡抽調過來的數百軍卒。

陳留工坊被劃歸太學統管,官方為其命名為將作監。

將作監下設有監正,少監各一人,分別是陸彥和韓浩。但就跟校長和副校長一樣,一般幹活的都是副的那個...

少監正之下暫時只設立了主簿二人,分別是耿良和馬均。

家裡世代都是匠籍的耿良,竟然破天荒的當了官,這下簡直就是光宗耀祖,光耀門楣了。

如今穿上官服的耿良,整個人的氣質都有了極大的變化,以往那個逢人便笑的老耿,如今卻也隱隱有了一絲威嚴。

人群排起了長龍,陳留百姓們對官方工程有著極大的熱情。

不僅僅因為官方開出的待遇優厚,還因為某些人若是表現出了特殊的才能,很有可能會被工坊特招進去。

工坊的待遇讓許多朝堂官員都甚為眼紅,你說這些百姓們怎能不削尖了腦袋嚮往裡擠。

“爾等聽著!”耿良拿著個大喇叭衝著人群喊話,“此次太學院的建造由我將作監全權設計、全程監督建造!

大家如果幹的快,乾的好!那咱們的工錢絕對豐厚!

豐厚到你可以數錢數到手抽筋的那種!”耿良的話裡裡外外都透露著“豪橫”二字。

“耿主簿!俺不要工錢,您只要讓俺進工坊當個長工就行!”人群中有人大喊出聲道。

“你個憨子!現在叫將作監!將作監!記得了嗎?!”

“是是...將作監!”

不等耿良回話,又有人大聲起鬨道:“沒門兒!將作監裡都是手藝人,你除了會幹飯還會幹什麼?”

“俺會搬磚啊!”

“滾!”

“哈哈哈!”

耿良狠狠瞪了那位會搬磚更會幹飯的鐵憨憨一眼,隨後再起舉起喇叭,開始喊話維持著秩序。

太學院計劃佔地四萬平方米,保守估計完全建成後,可以容納兩千到三千名學生。

不過這樣浩大的工程不會一次性就做完,而是分成好幾期來逐漸完成。

況且,太學院剛開始也不會有那麼多的學生,完全沒必要一上來就整的那麼高大上,顯得太過鋪張浪費。

學院的平面設計圖紙全都來自將作監的匠人,而這些人的個人經驗和技能如今都有專門的執筆小吏進行記錄和整理,最後編製成冊,成為教授下一代的課本。

煌煌中華五千年,不知道有多少的創造發明遺失在了歷史的角落,陸彥也想把它們和文學知識一樣,好好的傳承下去。

不僅是太學院馬上就要動工了,曹操治下的各州郡縣,都會以官方的名義建立書院,即便是剛剛吞併的徐州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