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戲志才還有救!(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國志記載: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也。遊學徐土,兼通數經。沛相陳珪舉孝廉,太尉黃琬闢,皆不就。
也就是說華佗早年也是讀書人,而且還是士族身份,還曾被沛相陳珪舉孝廉。
但他後來選擇走醫者這條路,算是走了一個下坡路。
也因此華佗偶爾也會後悔,但更多的時間,他還是對自己行醫救人的所作所為感到滿足。
前面幾年,為了躲避中原的戰亂,華佗不遠萬里去到了益州,在益州的各個地方一邊行醫一邊躲避著戰亂。
蜀地艱險,除了成都平原全是丘陵。交通不便導致訊息流通較為艱難,加上華佗專門往深山老林去採藥,這就導致陸彥派出的人根本無法找到他。
也是在偶然間,華佗為了替一位故人治病來到成都城,
這才從來到成都的商賈遊俠那兒聽聞了天子遷都許昌,弟子傅光在陳留主持建立醫院的事情。
出於對醫院的好奇,華佗這才跟著商隊乘船而下來到荊州,再從荊州來到了許昌城中,歷時數月。
初到許昌時,陡然見到許昌的繁華,華佗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覺。
他在離開中原之前也到過潁川,但那時候的許昌還只是個小縣城,整個潁川郡也正在被黃巾肆虐。
沒想到幾年不見,許昌的繁華竟然已經隱隱有了當年洛陽的感覺。
等華佗感慨完了許昌的繁華,再見到模式新穎佔地極廣的醫院後,華佗那顆沉寂許久的心,竟然又漸漸活泛起來了。
在去往戲志才宅子的路上,華佗猶豫了許久終於還是忍不住開口向陸彥問道,“聽傅光說,醫院的想法正是來自陸驃騎您?”
陸彥回過頭,見華佗竟然能跟上自己的腳步,緊張的心情也稍微放鬆了一些。
聽到他的問話後,陸彥微笑著回答到:“沒錯,醫院正是來自我的想法。”
華佗得到確定答案後,頓時感慨道:“醫院的出現讓百姓們有了一個集中、規範的就醫之所。將擅長不同方向的醫者分為不同的科室,可以讓得了不同病症的百姓可以快速準確的就醫,這便大大減少了患者就醫的時間,變相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機率啊!
而且,醫院也為許多醫者提供了穩定的就職條件,讓他們不需要操心藥材的來源,不需要擔心自己遇到不擅長領域的病人...
醫院無論是對病人還是醫者,都是一個絕對有利的機構,陸驃騎真是宅心仁厚啊...”
陸彥靜靜的聽著華佗的誇讚,末了忽然補充了一句:“但建立它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
華佗聞言心中一動,但沒有立即說出自己的猜想,而是謙虛的問道:“敢問陸驃騎,是何目的?”
“傳承醫術!”
“果然!”華佗心中瞭然,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懷裡的那本《青囊書》。
“醫院不僅能救治病人,為醫師提供就業的正規場所,而且還能書院一樣培養出新的醫師。”
“醫者一道,博大精深,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窮心專研。
但如果沒有一個地方專門記錄和儲存研究結果,那這些研究和心血,恐怕都會漸漸失落於漫長的歷史之間。”
華佗此刻的內心已經被陸彥的描述所震動,他的眼界忽然被開啟,也對自己敝帚自珍的想法感到羞愧。
華佗暗含羞愧的從懷裡摸出了青囊書,對陸彥說道:“老夫將畢生所學整理變拽為了一本醫書,今日想交給陸驃騎,希望您可以讓它在醫院中推廣下去,老夫這輩子的心願就了了。”
“我拒絕。”出乎華佗意料,陸彥竟然拒絕了。
以為是因為自己資格不夠,華佗正想嘆息時,陸彥卻說道:“青囊書是華神醫你一生的心血,其中的精粹也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所以,想要儘快而完整的將它推廣下去,還是需要您老親自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