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有些茫然的看著郭嘉和陸彥,心道;

“治病是什麼情況?而且聽郭奉孝的意思,還是讓陸先生來治病?莫非陸先生還會醫術不成?”

在古時候,醫生只是一個“賤業”,有些人即便很喜歡醫術,但後來也不會選擇醫生作為自己的職業。

像西漢那會山東有個叫淳于意的人,

他從小就喜歡醫學,為了學醫還曾雲遊四方,學習各種醫術藥方。

可是最終,他還是沒有選擇醫生作為自己的職業,而是去做了一個管理糧倉的太倉長,吃起了皇糧。

還有一個咱們更加熟悉的人,就是後來的長沙太守張仲景。

張仲景也從小就喜歡醫學,為了學醫,可謂苦心專研、博覽醫書。

然而他本身就出自官僚世家,後來便得以憑藉“舉孝廉”的資格,出任長沙郡太守,也沒有選擇醫生這個職業。

所以,雖然太史慈會有些驚訝,但也不會覺得匪夷所思。

太史慈為了自己老孃的病也曾四處求醫,大大小小的醫生看了不少,卻始終沒有什麼太好的效果。

眼看著老孃的身體每況日下,太史慈心中別提有多焦急了。

此刻聽到陸彥似乎會治病,太史慈心裡的希望又燃起了幾分。

陸彥敏銳的感官,讓他第一時間發現了欲言又止的太史慈,

但礙於自己現在僅僅只能“不扎死人”的醫術,他只能苦笑著說道:“我現在才剛開始研讀醫書,學醫不精可不敢擅自替人治病。”

太史慈一聽,眼中的光芒迅速黯淡了下來,“才剛開始學醫啊...看來還是不能抱有什麼希望了......”

但是,陸彥話鋒一轉,道:

“不過,我已經派人去尋找神醫華佗了,若是能夠找到他,志才的病想必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這話似乎是說給郭嘉聽的,卻又像是說給太史慈聽的。

陸彥在給太史慈的信中並沒有提到為他母親治病的事情,

畢竟華佗的影子都還沒有呢,

若是過早畫下大餅到時候卻無法兌現的話,只會將人越推越遠。

“華佗!!!”

神醫華佗,太史慈自然也是聽說過的。

流傳的最廣的是這樣一則傳聞:

有軍吏二人,俱身熱頭痛,症狀相同,

但華佗開給他們的處方,卻大不一樣。一用發汗藥,一用瀉下藥,二人頗感奇怪,但服藥後均告痊癒。

原來華佗診視後,已知一為表證,用發汗法可解;一為裡熱證,非瀉下難於為治。

還有其它大大小小的故事,反正就是在說華佗的醫術,神!

郭嘉似乎很是擔心好友戲志才的身體,他也知道陸彥正在派人尋找華佗。

但華佗雲遊天下四處為人行醫看病,向來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想找到他談何容易。

“唉...希望志才能撐到華佗被找到的那一天吧。”

見郭嘉似乎有些感傷,陸彥忍不住出聲說道:

“奉孝你還是先管好你自己吧。志才吃了我祖傳的特製丹藥,身體狀況已經有些改觀。

反而是你,天天縱情於酒色,遲早要被它們掏空身子!”

郭嘉一聽,心中一個困擾了他許久的謎團似乎被解開了,

“嘿!我說上次見到志才的時候怎麼感覺他身子硬朗了許多!”郭嘉喃喃自語道:“以前跟他說幾句話他就咳嗽,再多說幾句他都要喘上了...

可但上次在鄄城見到他時,我發現他的臉色不僅紅潤了一些,連說話也顯得有力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