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從平原縣出發,

緊趕慢趕終於在公孫瓚即將命隕的時刻出現了!

“玄德助我!”

公孫瓚猶如即將溺死之人抓住了最後一根稻草,

“啊!”公孫瓚發出如同野獸般的怒吼,他體內竟然再次爆發出了一股力量,最終堪堪架住了文丑這致命的一刀!

文丑是聽過關張的名聲的,畢竟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的事蹟已經傳遍了天下。

若是對上一個他還有信心打一打,可這兩人為了救公孫瓚竟然一左一右夾擊而來,端的是不講武德!

文丑自認沒有呂布那樣的實力,他壓根兒就沒想跟關張二人正面硬剛,

“納命來!”張飛高舉丈八蛇矛朝著文丑身軀掃去!

文丑收回大刀,俯下身子緊緊貼在馬背上,這才躲過了蛇矛的橫掃。

但他還來不及起身,

關羽那蓄勢待發,可以媲美先天之境的一刀,來了!

文丑隔得老遠都感覺到了這一刀的鋒芒,

他心中震駭之下,當即撥馬便走。

作為袁紹手下第二號大將,文丑的馬自然是頂尖戰馬,無論是反應還是速度都比關羽的黃驃馬強上太多。

關羽這一刀,就因為座下馬兒不給力,最後就真的短了那麼一丟丟......

文丑見關羽一刀落空,

他再不敢有絲毫的停留,撥馬便逃。

見文丑招呼著自家軍卒離開,

劉備和公孫瓚也不打算去追了,這時候趕緊撤退才是重點。

等到公孫續回來,

公孫瓚統計了此戰的損傷,

全軍原本七千幽州騎兵三千白馬義從,此刻加起來竟還不到五千人,步兵更是直接損失過半。

這下可好,

倒是讓袁紹給他公孫瓚見識到一次什麼叫真正的殺戮......

經此一戰過後,

無論是兵力還是名望,公孫瓚都損失慘重,

雖然公孫瓚鬱結得都快吐血了,但在劉備的努力勸解下,公孫瓚終於還是選擇退兵。

歷史對袁紹界橋這一戰的評價是:“是時足下兵氣霆震,駿馬電發;僕師徒肇合,機械不嚴,強弱殊科,眾寡異論,假天之助,小戰大克,遂陵躡奔背,因壘館穀”。

此役是袁紹稱雄河北的關鍵戰役,也為其他人提供了步兵對抗騎兵的思路,

袁紹成功阻止了公孫瓚勢不可擋的發展勢頭,徹底扭轉了敵強我弱的大環境,

也終於得以徹底坐穩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