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漢,真有如此不堪嗎?”

面對荀彧最後的掙扎,

陸彥頗為嚴肅的點點頭,隨後只說了一句,

“天下大亂,始於人心喪亂!”

“人心喪亂?”

陸彥的話無疑抽走了荀彧手中最後那一根稻草,

他的心很痛,

可他知道,陸彥說的,都是對的。

曹操這時候也陷入了沉思,“陸先生恐怕見過許多王朝興衰,就是不知道他找沒找到可以避免這種結局的方法?”

荀彧畢竟不是泛泛之輩,

他心中的悲傷很快便被壓制下去,隨後又拱手問道:

“長生既已看透大漢衰微的緣由,可有解此困局之法?”

“咦?荀彧這是跟我想到一塊兒去了,果然英雄所見略同啊!”曹操嘴角含笑,心中想道。

陸彥有些踟躇,

他怕說的太多會被曹老闆盯上不放,

以後老是有人來問個計策,問個方略什麼的,豈不是煩死人?

但要是說的不好,

恐怕又會影響自己在曹老闆心中的份量,

自己還有許多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權利來保駕護航,絕對不能讓曹操對自己失望。

這個度,可真的有點不好把握了,

陸彥陷入了沉思,

曹操和荀彧都沒有打擾他,靜靜的等待著他的答案。

大約小一刻鐘的功夫之後,

陸彥抬起頭,回答道:“建國之初,當權者往往英明果敢,將士敢於效死,文臣以興國安邦為己任,

所以在一開始時,國家往往能夠欣欣向榮,克服一切艱難險阻。

但當時間一長後,

老一輩打天下的那些人已經差不多都走了,只留下這些在太平盛世中成長起來的溫室花朵。

太平日子過的久了,難免就會出現一些有權有勢的人,在社會中的七搞八搞,把整個社會都搞得烏煙瘴氣,百姓苦不堪言。

那麼,一旦到了百姓快活不下去的時候,

一些有識之士或者天選之子就會揭竿而起動搖國家王朝的根基,

比如大漢之前爆發的黃巾之亂。”

陸彥這一段夾雜著現代白話的說辭讓曹操和荀彧都陷入了思考,

等到他們思考的差不多的時候,

陸彥這才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