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2/2頁)
章節報錯
投降派和主戰派的衝突到此為止,郭氏兄弟已經落入到下風中,也許他們說做到的僅僅是替嚴武爭取到了一個晚上的時間。
當天夜裡,烏雲遮月,夜黑風高,守城的兵卒悄悄將吊橋放下,兩個人悄悄溜出城,麻袋將地上無人搭理而頭顱裝進去,又匆匆跑進了城門中。
李峘心急地等不到明日再看,徹夜點燈把眾人叫進正堂中,讓兩名膽大僕人把麻布袋中的頭顱取出來。郭英義心中憂慮,搶先上前去辨認,感覺這顆頭的鬚髮和頭形都和嚴武很相似,但麵皮已經被石灰醃得發青發皺,實在無法分辨到底是不是。
他只能沉默地走到一邊,郭英幹也連忙上前檢視,只能得出結論道:“看起來確實相似,但這絕對不是嚴武的頭顱。”
投降派終於理直氣壯了起來:“二位別再自欺欺人了,這就是嚴武將軍的頭顱,將軍他一身忠義為國捐軀,如今身軀不知何處,只剩下頭顱也要將他厚葬,以告慰他在天之靈。如今劍南軍大部已經喪於敵手,還請大夫早日給大家指出一條明路。”
這已經是誘逼李峘投降了,郭英義和郭英幹二人上前對李峘叉手說道:“大夫,你是大唐宗室,如何能夠投降敵軍。城中尚有存糧百萬斛,兵力一萬五千人,把一些百姓組織起來堅守城池,河西軍不能速勝,必然會敗退撤回漢中。”
“大夫萬萬不可,如今毫無勝算,您要為成都的十萬百姓和我們這些人的家小著想啊。”
郭英義還要上前去勸,李峘卻擺手說道:“兩位不必多說了,如今局勢如此,獻城也是無奈之舉。我們忠於大唐,也忠於陛下,但也已經堅持到了最後,再堅持下去便是愚忠。”
“我已經決定了。明日清晨開城投降!”他乾啞地嚎了一嗓子,眼睛中擠出了幾滴淚水,彷彿是為他曾經效忠過的大唐感動。
幾個投降派也紛紛拭淚,口中唸唸有詞道:“遙想當年開元繁盛之時,蜀中英傑輩出,鍾靈毓秀,誰料如今竟落到如此境地。”
郭英義和郭英幹在旁邊冷眼看著這幫人,哼了一聲轉身憤而離去。
……
第二日上午,李嗣業在城外胸有成竹地等待,李峘親自託著降書,右手提著節度使印信,身後的門旌和六纛全部捲起,提在他的隨從手中,呈現出一副狼狽之相。
“開啟城門!”
見到成都城門緩緩開啟,李嗣業算是鬆了一口氣,這兵行險招的輿論計策總算是成功了,他們終於在蜀中開啟了局面。
他揮手率領眾軍列隊去往城門,高聳的紅色大纛在身後隨風漫卷,來到跪在地上的李峘和眾降官面前,面露得意地低頭問道:“誰是信安王之子李峘啊?”
李峘膝行上前半步,叩首說道:“罪官便是,今特將劍南節度使印信上繳給大王,特此告罪。”
李嗣業哈哈大笑幾聲,李峘心中羞愧痛苦,把頭低得更低了一些。他身後的官員們瞟起眼角偷看了幾眼,又慌忙低下頭去。
他命人上前把印信取過來,又將門旌和六纛全部接過,對身後的一名將領說道:“崔寧,我既已委任你為川中劍南節度使,這些東西就應當由你來接下,希望你能夠實心用事,盡心竭力穩定川中局勢,防備吐蕃南犯。”
崔寧眼角擠起一絲笑意,上前叉手說道:“末將自當鞠躬盡瘁,不負主公重託。”
李峘等人驚異地抬起頭來,死死地咬緊了牙關,又連忙低下頭掩飾暗露的憤恨神情。今日他們落入這等屈辱境地,全拜崔寧這個帶路黨所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閣天險,就這麼讓李嗣業叛軍輕易跨過,我蜀中有敗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