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皺起了眉頭盯著他道:“李嗣業,別在梨園逗留了,啟程上路去北庭吧。”

這是貴妃娘娘放下的話,現在已經比聖旨管用了,李嗣業立刻單膝跪地叉手道:“臣最近一段時間就離開長安。”

楊玉環轉過身去,平躺在了榻上,雙手互相交疊在胸前。李嗣業只好叉手告退,輕手輕腳地離開了月洞門,走出了南燻殿。

他回到平康坊的安西留後院,由於他留在梨園教了一個月的曳步舞,高仙芝自然等待不得,只好帶著隊伍先行離去了,還給他留下六十多名用來扛旗和講究排場的親兵。

正式的節度使隨行人員,包括官員,護衛和身邊的將領,僚屬總共是二百多人,他這連皮帶渣六十多人確實是寒酸了很多。

不過在離別長安前往北庭上任之前,必須去求見李林甫一面,這是他心中認為的必要過程,這是保證他在北庭不會擔心後方出現了有人暗算拆臺。這是他接任北庭節度使必須要完成的一步棋路。

他也不想把自己當做尖銳矛盾鬥爭的漩渦,在接任北庭節度使之後,想辦法化解可能來自任何方向的敵視,把困難扼殺在萌芽之中,這就是他現在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他當然知道繞過李林甫蹭著楊家的權勢得到了北庭節度使,定然是得罪了這位小心眼的右相,不過要長久地可持續地走下去,必須要取得他的認同。這個可能會很難,但他會想盡辦法達到目的,這是不容置疑的。

他特地去西市找了米查干,讓他提供了一批錢財,在西市採買了大量的禮物,包括一石胡椒和數量不菲的香料。

李嗣業做好準備之後,讓燕小四帶著兩個親兵挑著禮品,前往右相府。

到了右相府門外,他向門房遞送進去拜帖,等待了很長時間,相府卻把拜帖送了出來。管家親自來到側門外解釋道:“我家阿郎不在府中,此刻應該是在東內接受聖人召見,正月裡聖人開恩科,廣召天下有才識之士來長安科考,最近一段時間可能都在忙碌,李中丞還是耐心地等些天再來吧。”

李嗣業心中很是失望,雖然他預想本就不會太順利,但眼下的情形實在是太讓他灰心了,前方几乎看不到一丁點的機會。

燕小四也咂著嘴唇無奈地問道:“中丞,怎麼辦,科考估計要等個十幾天。”

李嗣業沉默片刻,隨即拍著膝蓋咬牙說道:“那就等,反正留後院離右相府也不算遠,小四,你每天派兩人就在附近盯著,只要看到李林甫回到府邸,就立刻來通知我。”

右相府的管家並沒有推諉說謊,李林甫確實是在入宮聆聽聖訓。今年元正過後,皇帝心血來潮突然決定要徵召天下士子入長安進行春闈科考,為朝廷選拔人才。皇帝可能是感覺到身邊缺少了許多人才,連水平較高的翰林院詩人也沒有幾個。天寶三載李太白離開了長安,天寶四載岑參離開長安,留在李林甫手下的,均是一些毫無特色的庸才。

紫宸殿中,皇帝李隆基端坐在胡床上,身後是掌著孔雀翎扇的宮女,御階的下方是身穿妃色襦衣紗裙的梅妃揮舞著長長的袖子翩翩起舞。

梅妃的舞姿態靈動而富於變化,彷彿一抹天穹中飛過的鴻雁,獨留下淡淡的餘韻在殿中飄曳。

她拖著長袖上御階來,小鳥依人在靠在皇帝身邊,含情脈脈地向聖人敬酒。

皇帝端起酒盞一飲而盡,向坐在下方兩側的高力士和李林甫嘆道:“驚鴻一瞥,宛如雁過留聲,人才亦如是,難求難得啊。”

高力士端起酒盞,高舉過頭頂向皇帝建言:“聖人心中渴求人才,臣這裡倒是有一個人頗有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