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五人小組又商量了一下,李嗣業想出一個較笨的法子,往下游處跑遠路,避開駐紮在河岸邊的突騎施軍隊,同時尋找較淺的水面渡河。他這樣判斷是基於碎葉川為內陸河,源頭在雪山之上,終點在西端的沙漠之中,應當是越到下游水流量越少。
這就需要眾人用兩條腿跑路了,為了使行動更快一些,李嗣業下令眾兵卒卸下甲冑疊放在馬背上,小跑急行軍。左右廂紛紛效仿,四個時辰跑出了八十里地,終於在下游找到一處可以跋涉渡過的河灘。
此刻天已經微微發亮,河面寬闊寧靜,雖說是可以跋涉,但水面依然能淹過人的下巴,犛牛矮馬等牲畜則被完全淹沒,唐軍用刀刺臀部等方法硬趕著這些牲畜下水。
李嗣業騎在馬上,雙腿浸泡在水中,水面差一些與馬背齊平,彷彿在水面行船。多數兵卒的乾糧袋被水浸溼,這將意味他們沒有了可撐四十天的乾糧,預先想好的計劃永遠趕不上事態的變化。
安西軍全部渡過對岸後,經過了簡單的休整。夫蒙靈察下令立刻朝上游處行進,朝突騎施軍隊發動進攻。
馬磷感覺不妥,向夫蒙靈察進言說:“我軍連夜趕路,整整一天都沒有休息,將士們疲累不堪,貿然出擊只怕不能取勝。”
李嗣業也有這樣的擔憂,只是有人替他先說了。
夫蒙靈察卻有自己的理由,他對眾人說道:“敵軍尚不知我軍已渡河,尚在上游監視河面,趁這個機會繞到突騎施人的背後,打他個措手不及取得勝利,我們才可安心休息。”
又是近百里的行軍,這次是王正見的兩千輕騎在前方為先鋒,遠離了河岸朝著敵軍的紮營地撲去。
下午時分,騎兵軍的先頭部隊來到了兩座山丘的盆地上方,遙望突騎施的人營地紮在河邊,河的對岸正是他們昨夜的起點,安西軍等於是繞了一個大的圓圈,來到了敵軍的背後。
夫蒙靈察親自在山頭上坐鎮,命令王正見率騎兵軍衝擊敵軍營地,其餘人等排成長蛇陣攔截潰敵。
王正見將軍手執馬槊立在騎兵陣前方,盆地中只有一絲微風,槊首的長纓在風中輕輕擺動。他的麾旗插在背後,槊鋒向上挑起,快而銳利地喊了一聲:“殺!”
兩千輕騎結成了鋒矢般的三角形,沿著山坡向下衝鋒,盆地間似乎只有馬蹄踏擊地面的聲音。騎兵軍如同一道翻滾的泥石流,朝著敵軍的營帳衝去。
紮在盆地中的是莫賀第三子闕啜所率領的三個埃斤部落,有九千多人。闕啜將大部分的兵力都放在河邊,致使營地後方空虛,甚至沒有設拒馬和排牆。
……
闕啜正坐在帳中飲酒,聽到沉悶雷聲的馬蹄聲,慌忙掀開帳幕跑出來。
一名奔跑中的兵卒連氈帽都顛掉了,撲跪在他面前喊道:“特勤!安西軍從背面殺過來了!”
“啊!什麼!”
他驚怒交加,抬腿踹了兵卒一記窩心腳:“為什麼不早點兒來報!”
“快!快!河邊的人馬都撤回來,快迎敵!”
兵卒捂著受傷的胸口離開,許多人正在逃竄,闕啜大聲責罵攔阻,不見成效後拔出佩刀捅殺了一個人。幾人被恐嚇折返回去,但安西軍騎兵已經貫穿了整個軍營,鋒利的長槊又把他們逼逃。
闕啜踉蹌地跑著,對營前巡遊的騎兵喊叫,他們紛紛撥馬回營殺敵,宛如在滿鍋的沸水中灑進了油星,掀不起多少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