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齊齊答道:“喏,草不夠。”

“差多少?”

“很多。”

“很多是多少?”

“回稟都督。春草要明年三月才能長出來,距離眼下有三個多月,這一天的消耗便是八萬多斤……”

裴都督又泛起了無名火,卻耐著性子說道:“你們只需要告訴我,還差多少!”

“還差三百二十萬斤。”

“呲,”裴國良倒吸了一口涼氣:“竟然差這麼多?”

兩人只是低著頭不說話,叉手的拇指倒是抬得高高的。裴國良完全沒有了辦法,心中暗想如果當初沒有聽李嗣業的,繼續讓唐軍宰殺下去,估計現在就不用發愁了。

他回頭看了一眼依然穩坐在上首的李嗣業,又看了看趙崇玼,發現趙崇玼的目光也望著對方,看來他們都將希望寄託在了李嗣業身上。

“李鎮使,各州籌集的糧草已經送來,還差三百萬斤,請你給指點一個明路,眼下我們該怎麼辦?”

李嗣業把目光投向參軍和主薄,語氣平和地問道:“現有的這些草料,能夠支撐多少時日,又夠多少隻羊吃到明年開春。”

兩人慌忙叉手道:“回稟李鎮使的話,現在這些草料,只夠吃到明年一月底。若是想和明年的青草接上,所有的牧民需留存一萬五千頭羊。”

趙崇玼將軍的反應很敏銳,立刻跟著補充上了話頭:“意思是說,只要屠宰掉多餘的八千多到九千頭羊,眼下的麻煩不就迎刃而解了嗎!那我這就調動人手。”

李嗣業扭頭看了他一眼,頗為無奈地說道:“別動不動就想著屠宰,那是沒有辦法之後的辦法。”

他從胡床上站起來,對倉曹參軍和主薄說道:“把現有的這些牧草,按照各戶牧民養羊的比例劃分出來,先下發一半,從今天下午開始下發。”

裴國良無奈地開口道:“本來就不夠,為何還要只下發一半。”

李嗣業看了他一眼:“你彆著急,我們到時候再論。”

等了六天之後,裴國良總算知道李嗣業所說的到時候再論是什麼意思了。

留在赤河邊墾屯挖渠的一千跳蕩營和騎兵軍回到了疏勒城,他們趕著牛車載著成捆的牧草,就連身邊的坐騎背上,也堆積了厚重的乾草,這突如其來的好訊息,算是給缺乏草料的疏勒城,帶了幾滴可供欣慰的甘霖。

不知根底的牧民們歡欣鼓舞,盛讚李鎮使英明,盛讚唐軍萬歲,安西軍駐紮在疏勒城的百餘年裡,異族民眾的支援率,首次達到了頂峰。

段秀實收割並帶回來的牧草有三十萬斤,確實起到了一部分小的作用,但也實在有限。用趙崇玼副軍使的話來說就是,本來需要宰殺八千多頭羊就能捱到明年開春,現在只用殺七千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