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2/2頁)
章節報錯
元濤回頭斥道:“你們在想什麼?我等此次出手是被人所挾,一旦參與了分贓,就等於與盜匪為伍。你們是想做兵?還是想做賊?”
“此次行盜可是李校尉起的頭,我們是兵,他又是什麼?”
元濤抬頭望了前方李嗣業寬闊的脊背一眼,面帶鄙視道:“他是混入我唐軍中的敗類,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校尉這個位置的,必然不能長久,多行不義必自斃,你們姑且等著看。此等事情我們只做這一次,雙方都有把柄在手,也不必擔心他去告發追索趙校尉挪用錢財的去。”
“我不明白元旅率為何如此倔強,劫道的事情已經做了,卻不取錢財,何況劫的是大食人。如今還有十二名死去兄弟的家眷沒有得到安置,只靠我們兄弟幾個的餉錢,何年何月才能湊夠。朝廷對我們不仁,我們又何必堅持法度義理。”
元濤怒道:“你可知道,劫道與取財,是兩碼事!不參與分贓,便不會入罪。一旦參與了分贓,便有第二次,第三次!別忘了趙校尉是如何被揪出下入大獄的!”
李嗣業在前方,也隱約能聽到他們在後面的爭辯,心中感嘆原來這槓精,無論什麼時代都不會缺少。
不過他心中十分佩服這元濤的操守,被上級坑到這個地步,都沒有放棄堅守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果真是個不折不扣的邊關好健兒。
他正這樣想著,那元濤便帶著十五騎追到了身側,他在馬上朝李嗣業拱了拱手:“既然此間的事情已了,你們運貨的人手也足夠,我們就此脫離隊伍,先行離開回撥換城,如何?”
這是要遠離犯罪證據麼,還是不願意與我這等盜匪為伍?
李嗣業淡然揮手說道:“既然如此,我就不留你們了,元旅率,這財貨裡面有你們的一份……”
“且住,”元濤立刻打斷他的話:“我們只是同意幫你做這等事,這不義之財,是斷然不會取的,李校尉你好之珍重。”
他雙手挽住馬韁,掉轉了馬頭,領著手下的兄弟們往遠處奔去,跟隨他的人中,有幾個人回過頭來,面帶眷戀地望著李嗣業眾人駝在馬上的財物,嘆息了幾聲後悻悻地遠去。
李嗣業目送他們離開,回過頭對身邊的田珍說道:“元濤和他身邊的十幾人,在我們第八團中多數擔當隊正,什長等官職,只要把他們收攏歸心,就等於獲得第八團半數的人心。”
田珍疑惑地說道:“我怎麼感覺,這麼做有些適得其反了,你沒見那元濤對你敬而遠之嗎?”
李嗣業搖頭大笑道:“他表面上拒絕堅決,但心中已有意動,更何況他身邊的那些人也都蠢蠢欲動。此事已經成了一半兒,另一半兒,就靠我們來解決後顧之憂,錢帛動人心吶。”
他們步行牽著馬匹翻過勃達嶺,沿著山道卻往疏勒鎮方向而去。
安西四鎮的市場上活躍著幾種硬通貨,而且有穩定的兌換比率,第一種是開元通寶,雖然數量多不方便攜帶,但畢竟是大唐法定貨幣,在大唐全境流通。
第二種就是絲綢絹布,這裡說的絹布並不是那種高檔的紫熟綿綾,而是普通的生絹,一匹價值在450文到500文之間,這可是比開元通寶更穩定的硬通貨。通寶還會經常受到劣幣的衝擊而貶值,但絲絹的價值卻是穩定的,甚至在廣袤的中亞地區,都作為衡量物價的準繩。
第三種就是黃金和第納爾金幣了,中原人也稱其為蘇珊金幣,因為黃金稀缺而珍貴,所以方便攜帶。大食統治波斯地區的商人帶著黃金來到安西,有些遠至長安,購買大量的紙張,茶几和絲綢運回去,收益可賺至翻番。
還有一種是來自天竺的胡椒,這也是一種昂貴的硬通貨,而且越往南走越貴,幾乎成為和黃金同等價值的奢侈品,更多時候其價格甚至遠超黃金,是兩京等地的達官貴人最愛的調味佳品。
李嗣業他們就在疏勒鎮的市場上,用這些劫來的貨物,從一名來自天竺的胡商手中換來了六石胡椒。胡椒比起其他貨物更方便攜帶儲存,而且容易出手,即使是提著幾斤胡椒到達官貴人的門上去送禮,也顯得相當有排面。就好像那句廣告詞,今年元正不收禮啊,收禮只收黑胡椒。
他又親自帶人押送著胡椒來到龜茲,只售出其中的三石,便獲財一百五十萬。這足以證明,只要肯跑路,就能收穫得更多。若是運到長安去賣,這個價格還能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