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業?朕聽得倒很耳熟,他怎麼進的太子內率?”李隆基隨口問道。

高力士在旁邊低聲提醒:“陛下你忘了?有一個壯士為你獻上涼皮配方,此人就名為李嗣業。”

“哦。”

皇帝想起來了,這個人因獻涼皮有功,又有武藝傍身,他便把他派到了太子內率當千牛。想不到此人不甘寂寞,再次出現在他的耳朵裡。

李隆基突然生出興趣,想就此事進行一次討論,便將目光望向眾人,輕飄飄地問道:“列位,你們怎麼看啊。”

楊洄首先忍不住開始出擊:“陛下,這個李嗣業本就是低賤商賈,以財貨謀利,把他派到太子殿下身邊確實不是明智之舉,若不是此人蠱惑,太子也做不出這行商斂財之舉。”

李林甫輕輕搖頭,楊洄這狀又沒有告到點子上。

李隆基略過不提,目光望向張九齡問道:“九齡,你怎麼看?”

張相公即使端坐在酒席上,也始終肩平背直,姿態莊重,如同橫臥青松般氣度儼然,只見他叉起雙手,朝皇帝不急不緩地說:“陛下,在臣看來,此救急之計可以與孫臏授田忌賽馬相媲美。”

李隆基聽罷,點了點頭沒有問裴耀卿,卻把目光投向了李林甫:“林甫,你的看法呢?”

李林甫贊同地撫掌說道:“非也,要比孫臏之計高明許多,恭喜陛下,恭喜太子,此人大才!可比孫臏,孔明也!”

張九齡一聽,臉上有些不太高興,剛準備反駁。裴耀卿搶先把話接過來說:“就此計來說,高妙確實是高妙,但不過聰明小計耳,談不上大才吧。”

楊洄此時不方便說話,卻頻頻給李林甫使眼色,李林甫抬頭挺胸目視前方,裝作沒有看到。

李隆基露出一個略微尷尬的笑容,點點頭說:“確實有才,太子回去後,一定要提拔獎賞,不要讓有才之士寒心。”

李瑛如釋重負,連忙拜伏:“兒臣遵命。”

“既然如此,太子退下,回東宮去吧。”

李瑛剛剛一直處於擔憂緊張的氣氛中,沒有多注意席上幾位大佬的表現。也是,在他這樣一個尷尬的位置上,永遠也學不到鬥爭的精髓。

太子走後,李隆基的情緒逐漸變得低落。他揮退了眾人,連武惠妃也沒讓她陪同,乘著步輦,由高力士和宮女們護持著沿著夾城返回了大明宮。

……

興慶宮龍池西北角的一處暗閣內,武惠妃與楊洄在此處暗會禮部尚書李林甫。

這位一生追求權力頂峰的大唐官員,雙目狹長如鷹隼,鼻子微微勾起,臉上卻時常保持著一種親和恬然的笑容。

他踏步進入暗閣內,立刻躬身向武惠妃行叉手禮,又朝站在一邊的楊洄點了點頭。

楊洄性子急躁,上來就對著李林甫指責道:“公昔日不是已答應幫助壽王?為何今日要幫那太子黨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