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我弟弟顧少權還有青青姑娘,如今如何了?”顧少遊先將信收好,想了想,又對著梁發問道。

梁發一擊掌道:“我剛要和你說起呢,他們如今都好,師父已經正式把他們收入門牆了,如今他們都是華山派弟子了。”

說完,他神色驕傲,頗有自豪之意。

顧少遊被他這份自豪感染,也不僅頗為欣喜。

兩人又聊了幾句,梁發也不停留,直接告辭離去。

顧少遊目送他離去,便轉身敲開了父親的大門,將師父給的信恭恭敬敬的交了過去。

顧元昌接過來,略微掃視一眼,笑道:“少遊,你這師父看來也是個讀書人,這字寫的頗有神韻,不錯。”

顧元昌自己就是本朝有名的書法大家,能得到他這一句‘不錯’已是相當難得。當下顧少遊便也笑道:“我師父的確經常以讀書人自居,平日裡練武之餘,讀書寫字也未曾放下。”

顧元昌聽了這話,倒是來了興趣,道:“那倒是難得,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你也要多學學你師父,該看的書也不要落下才是。”

聽了這話,顧少遊也不由一陣慚愧,他穿越過來後,對八股文章自然是半點興趣也無,但是平日裡的讀書寫字還真是被拋下了,現在想來的確不該,不管怎麼說,多讀書總沒有壞處,至少對自己理解各類武學典籍也大有幫助。

當下他連連點頭稱是,又趁機和顧元昌聊起了易經。

顧元昌大為驚奇,在他看來,自己這二兒子習武之後,當真是性情大變,若放在以前,哪裡會如此輕易服軟,早就拿話頭刺過來了。

他不由感到老懷大暢,再加上他自幼科舉之時,治的典籍本就是十分冷門的《易經》,如今顧少遊虛心來問,更是搔到了他的癢處,他也不藏私,對著顧少遊的問題一一解答了起來。

這一番交談,顧少遊收穫不少,要知道獨孤九劍裡融入了大量易經裡的思想,對易經這部典籍的理解程度,直接決定了這門功法的上限。

心中只怪自己沒想到這茬,放著一位易學大家在旁,居然沒想過去請教。

這一番長談,倒是讓父子之間的關係融洽了不少,也算是意外之喜。

在接下來的幾日裡,顧元昌也開始忙碌起來。

西安府、陝西省的大大小小官員,他都要一一去見上一面,如今正式復出,這份官場交際卻也是必不可少。

總督、布政使、知府……幾日裡,他不免分身乏術,四處應酬。

這讓顧少遊倒是落了個清閒,他陪著李文秀,把西安城裡裡外外好好遊覽了一番。又或整天膩在一起,要麼修習神照功,要麼一起推演清風劍法。

這等日子,當真讓顧少遊有些樂不思蜀,他本以為旅途枯燥,沒想到在這西安城裡倒是好好逍遙了一番。

中間又私底下抽空和錢多比試了一場,這一次顧少遊獨孤九劍和神照功統統沒用,只用了希夷劍法便輕鬆壓過錢多,這也讓錢多心中又驚又懼,自此態度更是恭敬了幾分。

如此過了幾日,這行程畢竟是沒法再耽擱了,顧元昌這才停了各路應酬,催促眾人開始重新趕路。

這一次,隊伍的目的地正是黃河邊上大名鼎鼎的渡口:風陵渡。

風陵渡鎮因傳說女媧風姓,且陵墓在該鎮境內,又是黃河渡口之一,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