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日下午2點,週五。

薛逵坐在他自己的辦公室中,愜意地靠躺在椅子上刷著手機,不一會兒,顧珊瑤敲門進來告訴他,上午透過面試的那些人已經陸陸續續過來了,準備要簽約。

薛逵從桌子上拿出一份名單表格,上面寫著他給那些錄用的人開出的薪資條件:“照著這個標準給他們準備合同。”

顧珊瑤拿著紙出了辦公室的門後,仔細開始看名單。

名單主要分為:姓名,年齡,職務,薪資條件這幾項。

名單中一共有40個人的名字,從上到下依次是:

“李想,24歲,遊戲製作人,月薪4500。”

“孫文成,24歲,遊戲策劃師,月薪5000。”

……

“何茂,38歲,遊戲程式師,月薪7000。”

“趙皓,39歲,遊戲程式師,月薪7000。”

……

“許帥,19歲,遊戲測試員,月薪4000。”

看完整個名單,她心裡面有了一種不太妙的感覺。

怎麼遊戲製作人的工資還沒遊戲策劃師高??

遊戲程式師竟然是所有人中工資最高的??

遊戲製作人不應該是工資最高的那個嗎!

這只是最不能讓她理解的其中一點。

而且為什麼這個名單上的人都是24歲左右的,會不會太年輕而缺乏工作經驗?

19歲的遊戲測試員又是怎麼回事?

一個個疑問出現在顧珊瑤的腦海中。

而在這些問題之外,她最關心的問題卻是人員配置問題。

我篩選出的20多個人,最後只留下了5個?

除了這5個人之外,剩下的35個人都是薛逵定下來的。

按照她的經驗,被她篩選出的20多個人每個人的簡歷都非常豐富,而且簡歷做得也十分認真,可以看得出這些是具備相當程度的專業素養。

她沒想著這20多個人都被錄取,但至少錄取一半左右是正常的。

可最後的結果卻讓她有些詫異——那群三四十歲具備工作經驗的人,只留下了5個?

由於她沒有收到另外35人的簡歷,也沒有參與最終的面試過程,所以她對另外的35人並不瞭解。

這不禁讓她開始好奇,薛總是按照什麼標準來選人的?

難道說這35個人平均年齡不足24歲的年輕人,水平都很高?

她不是做遊戲出身的,對遊戲這個行業也不算熟悉,所以也沒有過多猜測。

能給開這麼高的工資,想來這些人都有過人之處吧!

她這樣說服著自己。

儘管如此,她的腦海中還是突然蹦出來了一個驚人的想法。

總不會是薛總花高價僱一幫能力不足的人來上班吧?

她差點被自己這個不著調的想法逗樂了,趕忙輕輕捂著嘴去準備合同,防止被別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