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荒野各大勢力對聚集地規模大小的統一劃分。

小型聚集地的居民,通常不會超過一千人。

茶奈姆同樣如此,目前整個茶奈姆鎮不過六七百人。

這還是依附了黑燈堡後,成為了沿線黑燈聚集地重要的補給點,才逐漸發展來的。

最初的茶奈姆鎮不過三四百人規模。

依據修建在山腰上木石結構的小堡和幾座土石防禦碉堡,在荒野上抵禦危險生物艱難生存。

整個聚集地就連圍牆都沒有,簡陋得像是一個大一點的荒野流民營地。

現在聳立在山腳的那一圈磚石圍牆,還是在黑燈聚集地建造處施工隊的幫助下修建起來的。

黑燈聚集地還為茶奈姆提供了改良過產量更高的糧食作物種子,增加了茶奈姆的食物產量,這為茶奈姆的人口增長創造了條件。

這種變化也讓茶奈姆人堅定了依附黑燈堡的決心。

以至於這座距離黑燈聚集地不過一百公里的小鎮,如今赫然發展成了黑燈聚集地南部公路沿線最重要的補給點之一。

此時,黑旅者突擊車的到來早已經引起了茶奈姆警戒人員的注意。

居民不多的茶奈姆的人員構成很簡單。

坐落在山腰上靠近山頂的位置,由一名鎮長和幾名副鎮長組成的鎮務廳,負責統籌茶奈姆的大小事務。

鎮長下面還有一些處理日常事務的事務員。

除此之外,整個小鎮還組建了一支五十人規模的茶奈姆常備鎮衛隊。

衛隊裝備著黑燈聚集地提供的制式輕重武器。

每名隊員都經歷了至少兩年以上的嚴格職業化軍事訓練,而且荒野上自然不缺乏真正的戰鬥。

這也讓鎮衛隊擁有哪怕在黑燈聚集地職業士兵眼中,也稱得上合格的軍事素養和戰鬥經驗。

除開這支半個小隊五十人規模的鎮衛隊外。

黑燈聚集地軍隊對外的統稱黑燈堡戰術旅,還秘密在此地駐紮了一支五人作戰組,並配備了一臺黑行者重型裝甲車。

就是蘇桓在北段防線參加種植園支援戰時,兩處哨戒崗出動的那種裝甲厚實,並搭配鷹火Z1型車載重機槍,堪稱皮糙肉厚、火力兇猛的大傢伙。

旨在為茶奈姆鎮衛隊提供專業化軍事訓練的同時,也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來堅定附庸勢力的信心。

這會兒,茶奈姆鎮務廳一名負責防務的副鎮長已經聞訊趕來。

他裹著厚實的大衣,站在的山腳圍牆的一處城垛上,手裡拿著黑燈堡提供的短距通訊器。

在幾名鎮衛隊員的陪同下,默默等待著不遠處突擊車的駛來。

另一邊,突擊車裝載的重機槍,在進入到茶奈姆鎮的警戒範圍前,已經透過升降平臺將機槍降下收回,這是沒有攻擊意圖的表示。

張城透過車載無線電輸入一個特定號碼,撥通了茶奈姆副鎮長手中的通訊器。

茶奈姆鎮並不拒絕外來者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