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銷量長虹(第1/2頁)
章節報錯
何勁在香江並沒有待幾天,僅兩天時間,他便又出發開始在亞洲地區對《逍遙》進行宣傳。
直到七月二十日,他才結束各種宣傳回到香江。
而經過這段時間的宣傳,《逍遙》這張專輯的銷量也是節節升高,僅一個多月,便達到了驚人的九百二十多萬張。
其中,這張專輯的主要銷量還是集中在亞洲地區,但歐美地區這張專輯的銷量也是不容小覷,它的銷量直接打破了亞洲歌手在歐美的最高記錄,一共售出四百萬張左右。
這個銷量幾乎快要佔據總銷量的一半。
雖然歐美地區這張專輯的銷量主要原因是靠《W》這首歌帶動起來的。
但毫無疑問,何勁本身的影響力以及名氣在其中也是貢獻頗多。
很多老外之所以去買專輯,很大原因就是衝何勁而去的。
之前的一張英文ep以及專輯,再加上《速度與激情》這部算得上大熱的電影,為何勁積累了非常高的人氣以及口碑。
因此,當《W》殺入各國公告牌,讓更多人知道這首歌以後,自然而然的就將這張專輯的銷量帶動了起來。
不過,相比銷量,這張專輯在口碑上卻是成了何勁出道以來評分最低的一張專輯。
在歐美,因為只有一首英文歌,雖然這首歌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但許多樂評人卻是認為何勁此舉是在圈錢。
明明是一張大部分歌曲都是中文歌曲的專輯,但在宣傳中卻是少有人提,這給了人一種錯覺,認為這是一張英文專輯。
因此,這張專輯在歐美的評分非常低。
同理,在日本與韓國等地,也因為同樣的原因,何勁這張專輯受到了很多人的抨擊。
而在華語地區,有很多音樂人不知道是不是看不慣何勁的原因還是其他緣故,他們一直抓著何勁專輯裡的幾首國風歌曲進行抨擊。
這就造成了這張專輯雖然銷量一天比一天高,但在口碑這塊成為了何勁目前為止評分最低的一張專輯。
不過,相比起樂評人,聽眾對於這張專輯的評價卻是很高。
雖然一樣有人表示聽不懂七里香等歌曲,但大部分人還是非常喜歡這幾首歌的。
就說臺灣,雖然《七里香》被樂評人罵的一無是處,但它卻霸佔了臺灣各大電臺冠軍寶座高達一個多月。
在香江更是了不得,何勁這張被譽為最差的專輯直接霸佔了電臺點播收聽榜前十中七個席位。
其中前五全是何勁的歌曲。
同時,在香江乃至臺灣等各大城市,《七里香》、《因為愛所以愛》等歌曲幾乎完全攻佔了街道,走到哪都能聽到。
而對於樂評人的抨擊,何勁幾乎完全不在乎,對於他來說,聽眾粉絲才是他的衣食父母。
如果聽眾覺得不好聽,那他一定改,為了迎合聽眾,他願意為他們做出改變。
但樂評人……食屎去吧!
反正在他眼裡,樂評人其實屁都不是,自己的音樂是給聽眾粉絲聽的,又不是給樂評人聽的,他們覺得不好,他根本不再乎。
而且,所謂成敗根本不能看現在。
歷史才是成敗的最好見證者。
到了何勁現在這個地位,他考慮的不僅僅是當前,還有未來。
相比起現在樂評人的吹噓,他更願意在未來的某網站上看到吹他為神的評價。
他也想日後開啟某網站,一搜何勁,出現的是“90年代何勁便開始引領音樂潮流”,而不是“當年最紅歌手何勁”
何勁想做的是讓人在日後說起他就露出欽佩,而不是惋惜的歌手。
所謂裝逼於無形,從九十年代就開始引領音樂潮流,這無疑會是一個無形大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