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來自《灌籃高手》的邀歌(第1/5頁)
章節報錯
二十多天的時間說長不長,但說短,那也真不能說短。
在香江,二十天時間,一部電影只要不是太拖,基本能在二十多天裡完成。
不過,那是電影。
一張專輯若有人說他花二十多天就製作出來了,這話說出去絕對沒人相信。
一張專輯,從作詞、作曲、編曲,再到錄製。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
很多時候,當紅歌星們的專輯都是分工製作的。
作曲的作曲,作詞的作詞,然後編曲團隊會在詞曲完成以後開始為曲子搭配各種樂器。
等這些都完成了,才會輪到歌手上陣錄製歌曲以及拍攝mv。
可以說,歌手,在一首歌中,如果他不是作詞作曲人,那他在其中也就是一個可以隨時替換的零件而已。
而這種歌手,他在公司的定義中,其實就是一個工具而已,是那種可以隨時替換的工具。
而目前市面上,除了頂級大歌手,很多公司推出的歌手其實就是這種。
也是因此,這些歌手拿到的錢才會少那麼多。
現在整個華語市場,所有歌手都有一個共同羨慕的目標。
那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何大帥比。
在別人眼中,何勁簡直就是歌手的楷模。
不僅紅,連唱片分成都拿得比同等級的天王多那麼多。
這是自何勁去年位居香江藝人收入榜第一後,很多新入行的歌手都羨慕的。
不過,也就這些不太懂行的新人而已。
只要但凡出過兩張唱片的人,在羨慕何勁之餘,也會對他充滿佩服。
中國從古至今就有一句老話,叫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
多少人羨慕何勁每張唱片分成都能拿到上千萬的數目。
但等他們瞭解了何勁所作所為後,他們便會知道何勁為什麼能拿這麼多了。
他拿這麼多,可以說完完全全是他應得的。
從他第一張唱片開始,他的每一張唱片,每一首歌的每一個環節,他幾乎都是一個人完成。
就算有人幫忙,很多時候也只是充當輔助的角色。
他這種一個人幹一個團隊工作的人,拿這麼多錢不應該嗎?
答案自然是應該的。
不過,雖然何勁幹了那麼多,但卻很少人知道,他其實也是依靠了外掛、金手指。
若是沒有這金手指,指不定他現在還在東莞某個窯子閒逛呢!
“何勁君,你真的好有才華哦!你到底是怎麼做到一個人完成這麼多工作的?你能教教我嗎?還有,你能不能教我寫歌?”
&nv後,工藤靜香便對何勁提出了這方面的疑問。
若是以前,此時的何勁一定會驕傲的挺挺胸,然後將自己看電視或者看新聞領悟到歌曲的靈感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