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勁不知道別人是怎麼追女孩的,但他覺得其實一點都不難。

這不,一部電影出來,他跟蔡娋芬就手拉手,一點違和感都沒有。

電影院門口,何勁看了看時間,十一點三十四,有點晚了。

“你回去會不會被你媽罵?”

何勁看向旁邊的蔡娋芬。

蔡娋芬沉默了一下,“不管她罵不罵,我是不會聽她的。”

頓了頓,她說道:“我明天還要上工,我們回去吧!”

何勁點了點頭,打了個車,直接把她送到了她家樓下。

看著她上了樓,他才打車回到自己的出租屋。

……

第二天,何勁來到公司後直接便去了公司的錄音室。

從今天開始,到他的專輯歌曲全部出來,他都將會在這裡度過。

對於一首歌而言,伴奏,也就是俗稱的各種配樂是非常重要的。

幾乎每一首歌的伴奏,都會是好幾種樂器相互配合演奏才能製作而成。

因此,各種樂器的演奏者就很重要了。

演奏者的上限,基本就代表了這首歌的上限。

當然,電子音不在其中,那畢竟是機器。

為了能讓何勁的這張專輯達到最高標準,華星這邊也是下了血本。

直接將公司目前最好的各個樂器師都找了過來。

一群人與何勁以及倫永亮在錄音室進行了一次長達四個小時的討論後,終於將第一首歌曲《十七歲的雨季》的曲子編好。

之後,在將編好曲的《十七歲的雨季》伴奏工作交給了公司一個叫沈智明的製作人後,何勁跟倫永亮以及公司的一名編曲師便去了另一間工作室。

從今天開始,他們三人將一起將何勁這張專輯的編曲完成,然後再交給沈智明那邊,然後沈智明又會負責與樂器師溝通將伴奏製作出來。

下午六點,何勁一臉疲憊的離開了公司。

編曲並不是那麼簡單的。

有時候一個音錯了,呈現出來的音樂都會是另一種光景。

因此,這是一件很費腦子的事情。

也幸好有兩個這方面的熟手在,不然憑他一個人,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完成這張專輯的製作。

不過就算是他們三個人在一起進行編曲,一個下午的時間,他們也只是將《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這首歌的曲子編出來一小半。

至於《十七歲的雨季》為什麼會那麼快,則是因為上午是整整七八個人一起合作編曲,效率自然就會高很多。

而下午只有他們三個人,自然就慢了許多。

不過,雖然累,但何勁卻很充實,這種親眼見證著屬於自己的作品一步步完成的心情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回到出租屋,草草吃了點東西,何勁便將他那臺老舊的收音機搬到了沙發前。

注意,不是錄音機,而是收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