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中,何勁需要飾演的便是主角石中玉。

石中玉這個人物除了一部分打戲外,基本上的戲份都是與紅花在一起的戲。

又因為他的痴情性格,何勁要想演好他,就必須將那個痴字吃準。

除了痴情這點以外,石中玉會有大量與天空中的無天對話的情景。

這是演戲,不可能真有一個無天在天上,因此,這就會是何勁的獨角戲,其中的表情乃至臺詞,都需要何勁慢慢揣摩。

……

晚上,何勁正在揣摩劇本,傳呼機突然響了起來。

是湯正川。

何勁猜測應該是為了明天MV的事情。

而事實的確如此,當他下樓找到公共電話撥過去後,湯正川告訴他,公司決定《十七歲的雨季》將按照陳金輝的建議拍攝。

也就是說,這個MV將會拍攝成一個小故事。

湯正川讓他看一下劇本,然後明天繼續到聖寶羅學校報道。

回到屋裡,何勁將陳金輝寫的《十七歲的雨季》小故事劇本拿出來又看了兩遍。

相比一部真正的電影,這個小劇本就簡單了許多。

故事很簡單,其實就是何勁與另外兩個發小小時候挖了一個坑,將小時候的玩具埋了起來。

等他們長大後,又相約一起去將東西挖出來的故事。

期間,會穿插許多三人小時候玩遊戲,乃至長大時在學校玩耍以及何勁對著鏡頭唱歌的畫面,

看上去這個MV與同桌的你差不多,都是一樣的他唱歌,然後穿插畫面。

但其實一點都不同。

雖然兩首歌都想表達一種何勁學生時代的青春。

但《十七歲的雨季》因為穿插的劇情要豐滿很多,如果拍攝出來,播放後的效果絕對會不一樣。

就像無線播放的那些電影插曲一樣。

當歌曲與電影片段完美契合以後,不僅觀看度大大提升,就連歌曲本身的意境也會完全不同。

就比如那首《青春無悔》,當它搭配上華仔在《天若有情》這部電影中騎著摩托車帶著JOJO去婚紗店那段悲情的片段,整首歌的意境頓時就突顯出來了。

《天若有情》這部電影在今年三月的金像獎獲得的多項獎項,有三項都與這首歌有關。

而這首歌之所以能獲獎,與劇情的搭配也是重要原因。

因此,當一首歌的意境能被劇情完美表現出來,那這首歌的檔次瞬間便能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