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的某天傍晚。

張新變妝成路人甲,獨自在達加雅大街小巷閒逛,傍晚回家時鄭章正在門口焦急等。

“東家,馬當要塞戰役已經打響,老蔣希望我們抵擋一個月,負責進攻的小本子是波田支隊。”

“哦。”

張新沒當回事,事前已做準備,眼下不管是什麼敵人、多少敵人擔心都沒用。

鄭章以為張新對‘支隊’這兩個字有什麼誤會,解釋道,“這個支隊有兩個步兵聯隊,一個山炮聯隊,一支汽車運輸大隊、兩支舟艦中隊,兩支衛生中隊,還有艦空飛機;

其中一個步兵聯隊約3000~4000人。”

“我知道,”張新安撫鄭章,“這個支隊實際約有1.8~2.2萬人,各種火炮200門,大小江上武裝船隻50多艘,運輸車輛200輛,航空飛機百架...等等,而且只是先遣支隊,後面還有更多,整個戰場約有25~35萬小本子。”

這種搭配當下屬於先進模式,一個兵團同時擁在海陸空戰隊。

“你不擔心嗎?”鄭章表情詫異道,“我原本以為小本會被擋在安慶外面,那裡有兩個軍團防守啊,一夜時間都沒擋住。”

張新失笑,因為這件事情歷史上老將送給駐防當地27集團軍軍長楊森一句名詞,‘輕棄名城,騰笑友邦’

楊森辯解,是因為徐源泉的26集團軍檔不住小本子第六師團的攻擊,暴露他的側背,他不得已才退出安慶,這事也後來不了了之,沒人負責。

結果是波田支隊逆江西進,順利到達馬當要塞防區。

“別慌,”張新安慰鄭章,“孫立仁不會讓我失望。”

同一時間。

孫立仁在馬當要塞已經打退小本子連續第三次大規模衝鋒。

在這裡,寶船士兵第一次正面和小本子交戰,大家的感覺是,小本子作戰兇狠、殘忍、不畏生死。

他們親身感受到壓力,並理解安慶兩個集團軍一夜撤退的‘苦衷’。

好在馬當要塞真的很完美、很堅固,把地形優勢發揮到極致,看上去沒有被正面攻破的可能。

馬當要塞從空中看,整體形狀如奔馬,橫枕長江之中,馬頭呈九十度插入江中。

與江心的棉船洲對峙而立,江面在此處被擠壓變得狹窄,看上去只要一挺機槍,就能封鎖整段江面。

實際也是,窄窄的江面,盡在機槍射程之內,加上在馬頭及周邊峭壁上,依次修的三級鎖江炮臺,江面上連只蚊子也飛不過去。

所以小本子的三次大規模衝鋒雖然勇猛,實際沒啥用,已經打死近千小本子士兵。

這種情況讓比張新更恨小本子的孫立仁咧嘴大笑,他打算把這些屍體儲存下來,然後送回爪哇給那些醫學生實驗使用。

“將軍,”一名營長小跑過來抬手敬禮道,“香口、茅林洲、猴山的防禦陣地構完成。”

戰爭中,再好的天險,再強的要塞,都需要一個立體防護體系,想要守住馬當要塞,空中支援必不可少。

武漢戰場上空有戰鬥機,除向漂亮購買80架,還有蘇國支援的300架和飛機員。

不管他們是否靠譜,孫立仁帶來兩臺第2代‘最後一道防線’用於防空,部署在馬當要塞周圍一到兩公里處。

除空中,也仰賴於要塞後背有戰友幫助保護,擔心隊友靠不住,孫立仁按張新的要求,在馬當要塞身後五六公里處及兩側江岸構建一面扇形防禦工事。

真正插在江中心的‘馬頭’,其實不需要多少兵防守,主要還是後方。

小本子百分百會從後面摸上來,就像馬其諾、新加坡要塞,都是這樣被攻破。

站在原地,孫立仁思考兩秒,開口吩咐道。

“張院長說過,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極致,提高工事強度,在現有防線後面再築兩條防線,防護服放在身邊保證隨時能穿,夜晚一定要埋暗哨,不要被小本子摸到跟前。”

“是!”

營長抬手敬禮離開。

目送營長走遠,孫立仁想到張新,他到現在都還是懵逼的,自己怎麼會被上級送去南洋呢?

幸運的是張新雖然年輕,相處卻很舒服,他最討厭小本子,剛好張新也討厭,完美!爽!

天黑前,小本子再一次嘗試從正面搶攤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