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蔡德隆和沈得柱聯合遞上來兩份戰後報告。

張新也一直在等這兩份報告,主要內容是上一場戰爭中,失去什麼?得到什麼?

第一份報告內容是‘失去’。

第一項是已方損失士兵情況,已方失去戰士573名,受傷1700多人。

雖然大部分戰場是佛朗哥代表的叛軍,和無官僚兵民對共和派發起打擊。

但波多王朝也沒閒著,同樣壓上3萬人從外圍對馬德里的共和派進行合擊,

如果不是共和派被‘斬首’,這兩組資料還會更高。

第二項是第一次出征的S1戰鬥機戰損情況。

不愧是‘皮躁肉厚、靈活的胖子’,有十七架受損,沒有一架被擊落。

共和派沒有飛機,也就沒有發生空戰。

第三項是步槍、子彈、炮彈、榴彈、汽油、摩托車、卡車、S1藥劑、紗布、酒精、軍服...等等近百項物資損耗資料。

看上去很多,其實不算多,必竟經歷過一場大戰。

第二份報告內容是‘收穫’。

第一項是俘虜敵方士兵數量,足足多達24萬人,共和派有30萬兵力,這說明戰死或逃跑有6萬之眾。

敵人死多少張新不關心,他心疼的是24萬人每天會消耗大量糧食。

“俘虜是怎麼處理的?”張新關心問。

“修工事、修路、修河、修水壩、採煤,目前已經分配完畢,”沈得柱介紹道,“因為他們也是西斑牙人,給他們承諾勞動改造三年,便可以分得土地,重新開始生活。”

“好,這樣安排挺好,”張新心裡鬆口氣,24萬戰俘對於大國不算什麼,對於小國財政來說真養不起閒人,又補充道:“最好制定一些激勵辦法,防止他們出工不出力。”

“有的,”沈得柱解釋,“有一些激勵辦法,不會讓他們懶惰。”

張新點頭,繼續往下看。

第二項是佛朗哥代表的叛軍情況,戰損傷亡17000人,剩餘還有40萬人,其中25萬是意呆利人。

另有各種步槍50萬支、子彈2億粒、迫擊炮4萬具、大小口徑火炮2000門、大小汽車2500輛、摩托車1500輛、柴油汽油3萬噸、軍馬3000匹....

張新最看重的糧食,人吃的、馬嚼的、雜七雜八加起來只有12萬噸。

“這40萬人得進行精簡,”張新指著報表,“以我們的1萬人為骨幹,總共只保留5萬一線士兵即可,另外10萬轉後勤,其他25萬轉工程兵,參於修鐵路。

另外,這些兵,白天訓練或工作,傍晚學習錄音,這件事件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荒廢。”

“讓25萬意呆利士兵修鐵路?”蔡德隆試著問,“索里尼能同意嗎?”

“修鐵路也是為打仗,讓佛朗哥對索里尼同志說一些好聽的話,拖延一些時間;白天修鐵路、晚上聽錄音,兩個月後這些都是自己人。”

蔡德隆和沈得柱記下張新說的話。

第三項是班德尼奧‘無官僚陣營’。

‘無官僚陣營’有民兵20萬人,亂七八糟武器有15萬支,其它物資少的可憐,不到佛朗叛軍的零頭。

“20萬民兵太多,”張新看著蔡德隆吩咐道,“從我們的軍隊裡抽1萬人,從民兵裡抽4萬人,組成5萬人一線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