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殖民,人家要賺錢的。

瞭解前世歷史,張新知道三年免稅期後,殖民政府幹了一件不是人的事。

把唐山裔商當豬養,然後一次性收割。

那個時候會有很多人破產,按張新設想,他會搶在殖民政府前收割同胞。

不是張新心黑,反正他們逃不掉,與其便宜殖民政府,不如便宜自己。

“東家好。”

吳有銀遠遠看到張新,從一艘30米長的木製漁船上小跑過來。

“二手船好用嗎?”張新問。

“是的,質量沒問題,可以跑深海。”

“你兒子呢?”張新問。

“他在試另一艘船,傍晚會回來。”

“我會讓人準備一些淡水和食物,後天出發。”

“東家,出海打漁的話,需要更多夥計。”吳有銀提醒。

“我知道,其它事情你不用管,保證船在海上不會出問題就行。”

張新這樣說,吳有銀抱拳應是。

目送張新開車走遠,吳有銀返回船上,決定再檢查一遍。

生活不容易,一擔出了紕漏,工作也就砸了。

“張大哥,你是打算組建遠洋捕魚船隊嗎?”副駕駛鄭舟漫問。

張新側頭看向少女,淡淡道:“這是個好注意。”

“...”

‘原來不是嗎?’鄭舟漫在心裡想。

“你家住哪?”張新問。

“在野鷺灣東北方向,新建的宅子,前幾天剛剛搬家。”

張新點頭,一腳油門返回自己的鋼構車間。

把鄭舟漫留在車裡,張新找到找到沈得柱。

讓他為兩艘漁船補充200人、10天所需的淡水和食物,並把武器、子彈、燃燒瓶藏到船艙裡。

沈得柱原本是走街竄巷的理髮匠,每天所得僅夠維持暖飽。

晚上只能睡在瑪祖廟裡。

生活窮困撩倒。

但這卻是一個善良、本份、踏實的人。

原先沈得柱窮苦。

能說他懶嗎?

不能,因為他從來都是起早貪黑,颳風下雨都出去工作。

你能說他不聰明嗎?

也不能,他能在一年內學會爪哇語和當地方言,很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