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節 當頭一棒(第2/2頁)
章節報錯
葉若夫直接放棄空軍和海軍,使用3萬步兵做為進攻主力。
以張新提供的資料,目前所有固定翼螺旋飛機都逃不掉,射速高達35發每分鐘的88毫米炮,和射速600發每分鐘的35毫米機關炮。
數量充足時,這兩種東西屬於BUG.
40門速射毫米炮,200臺35毫米機關炮,對付殖民政府的僅僅一百三十多架飛機,猶如大炮打蚊子,結果用腳想。
海軍。
殖民政府沉沒一艘戰列艦和一艘巡洋艦後,在哇爪還有兩艘大戰列艦,六艘輕巡。
‘叛軍’沒有戰列艦、也沒有巡洋艦,卻有多達三十艘合格半潛魚雷艇,近三百艘半成品半潛船。
如果夜間伏擊使用,殖民政府的軍艦甚至可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沉沒的。
所以葉若夫直接把海軍和空軍丟掉,選擇在步兵上找機會。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早在陰荷戰爭期間,荷欄人就屢次打敗陰國,並且曾打進泰晤士河。
成為陰國人的惡夢之一。
因此其步兵能力並不差,只能說因為雨林環境和西方不同,戰鬥力被削弱了一些。
好在人數充足,1萬殖民者士兵、2萬偽軍,
對於面寬僅僅平均只有160公里寬的東爪哇省來說,3萬步兵足夠。
士兵制式裝備是.65口徑M1895曼夏利步槍。
這東西和三八式步槍相似,手動退殼,不如漂亮國的M1制式步槍好用。
雖然都是點射,M1卻是自動退殼。
另外還有M20輕機槍、劉易斯機槍、水冷重機槍、迫擊炮。
重武器主要是M36裝甲車,裝備一門37毫米炮和三挺7.62毫米機槍,但只有——6輛。
不是殖民政府扣,而是這東西荷欄全國目前也僅有12輛。
另外還有兩個炮兵團,共有約108門不同口徑火炮,由貨車運輸或牽引。
葉若夫擺出步兵從公路和雨林內多路進攻。
費季科做為防守方,卻選擇部分防守,區域性進攻的辦法。
具體辦法是在通往東爪哇省的公路上主動迎擊,打不進三和城,至少也要一口氣打到淡目縣,搶下工廠。
反而是在土人善長作戰的雨林裡,選擇被動反擊。
推演結束,所有人看向帥哥裁判——加馬爾尼克。
加馬爾尼克咧嘴微笑,露出一口整齊牙齒,“其實沒什麼好推演,結果東家一定會勝,只是死多少人而已,具體得看基層軍官素養。”
像是驗證推演過程,和加馬爾尼克的說法,殖民政府的飛機率先飛越兩省交界線,
很快便被一處藏於雨林中的防空陣地伏擊,三門88毫米速射炮和十挺35毫米機關炮密集開火。
六七架飛機立馬中彈起火,有的凌空解體。
本來這些飛機的目標是襲擊一處位於牙威縣內的一處大型後勤補給點,其實是一個假目標。
孫立人在通往這個假目標途中,設立了兩處對空伏擊點。
殖民政府空軍果然上當。
空軍折翼。
謀略不提,僥倖活著回來的飛行員描述,‘叛軍防空火力強大而密集,東爪哇省上空不適合飛機作戰。’
這句話猶如當頭一棒,打頭殖民政府腦門上。
羅蘭德直呼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