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離開換個角度看是好事情。

讓張新能夠專心為37名蘇聯人,和新加入的蘇巴諾、王子和羅伊姆洗腦。

但這又苦了‘學生’,張新年輕力壯、精力充沛,上午三小時、下午三小時,許多人幾度崩潰。

特別是蘇巴諾,認為自己活著,上對不起天、下對不起地、中間起不起死去的父母。

傍晚張新正在上課,鄭章忽然遞過來一封電報。

電報是伊盟黨黨首用秘碼文發來的,內容大致意思是,伊蘭教將於兩天後帶領信徒上街抗議大清真寺領拜被刺殺事件。

且這是一場醞釀許多的活動,大勢所趨,伊盟黨黨首無力阻攔。

對於生活在唐山老家的人來說感受不深,伊蘭教的影響力其實很恐怖。

深入社會角角落落,且大村小村大城小城皆有大小清真寺。

舉個例子,比如蘇巴諾及他代表的一類人。

他少年學生時期接觸到西方民主主義思想,在荷欄留學期間結識了一個當地少女,後來結婚。

這在伊蘭教認為是不能接受、不敢想像的、突破天際線的恐怖事件。

因此這個女人在到達爪哇僅僅幾周後,便被伊蘭教宣佈婚姻無效,並將女人驅離爪哇。

連殖民政府也沒辦法,承擔不起反伊蘭教的後果。

這也就是為什麼,大清真寺能夠與總督府緊挨著的原因,人家徒子徒孫多。

殖民政府不反伊蘭教,伊某蘭教在一定層度上也支援殖民。

某種層度上,兩個團隊算是一對狼和狽。

得說明的是,伊蘭教和伊盟黨是兩個完全獨立、不同團體。

簡單解釋是,伊盟黨成員皆信奉伊蘭教。

這是一個思想禁固的團體,在社會上排擠共產主義、排擠自由主義、排擠外族唐山人。

思想深處想建立伊某蘭王國,但不敢公開,所以又與小本子不清不楚。

可憐蘇巴諾代表的一類人成為犧牲品。

他代表的那部分人嚮往共產或自由,也就是爪哇全國存在的青年黨,他們想要變革。

和伊盟黨相比,特點鮮明。

青少年時期接觸西方自由思想,讓蘇巴諾接受不了種種階級壓迫,甚至連媳婦也被趕跑,導致他半輩子都在搞事情。

蘇巴諾代表的是社會進步,所做的事情類似孫先生推翻老太婆。

可惜受到的牽制太多,時運也不佳,一直像是在小打小鬧。

看著很努力,人也累的要死,就是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