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是為了更好的回來。”張新把送給楊花狗和楊黃狗的話送給她們,“而且未來幾年這裡會戰亂不斷,暫時離開是好事。”

三女在猶豫中齊齊一個萬福,心裡皆明白,拒絕不了。

這事算定下來。

雖說是去吃苦,但張新也不會讓他們真吃苦,別墅、傭人、保鏢一個不會少。

“咳...”張新想到什麼,清咳一聲,“我之前已經電報聯絡了母親,請她帶王芸也一起去漂亮國,但是她拒絕離開家鄉,只答應把王芸送過來,你們幫我照顧一下她。”

三女:“...”

張新去年離開家鄉時童養媳才6歲,今年也才7歲,還是很小的兒童。

但輩份...

見三個女人皆尷尬,張新安慰道,“你們把她當妹妹照顧就行。”

張新心裡對小女孩其實挺喜歡的,都是苦命人家的孩子,而且這具身體的母親對王芸特別愛護。

想想也是,2歲就進了張家,當親女兒養的。

如果張新敢有離婚心思,不僅宗法所不容,母親那一關也過不去。

三女對視一眼,齊齊又是一個萬福,“是。”

蔡小景和陳思梅手上沒有事情。

鄭舟漫打理著農業稅收公司,張新讓她把工作移交給李球球的老爹李富貴。

李富貴形象和古代地主如出一轍,希望他能發揮周扒皮精神,儘快完成對中爪哇省農村土地的剝削。

接下去幾天,錢林、洪遠春、基姆、喬納斯、猶態人...等等大牛,和實驗裝置,悄悄從野鷺灣轉移離開。

他們將在20公里外,更安全、環境更好的古突士縣和淡目縣開始新生活。

因為要帶走的裝置不多,所以一直沒人發現。

三天後。

也就是1936年8月25號這天,該搬走的都差不多了,鋼構車間內部被當成緝私物資臨時中轉倉庫。

原本大批次庫存的棉花、鋼材、煤...等等,包括車床、藥品生產等昂貴裝置,更早之前已經分批轉移到淡目、古突士、巴蒂三縣堡壘式的廠房裡。

這三地都在爛公路旁邊,相隔約7~10公里左右,距離很近。

說是三個縣,理解它們在一個鎮上比較貼切。

同一天,從唐山過來一艘輪船,有兩艘走私船護衛的客船。

乘客都和張新有關。

王芸。

500名10~12歲男女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