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爾迪心頭跳跳。

張新臉上帶著微笑,把手槍透過茶几推到約爾迪面前,“這是一支m1911,槍柄是渡金的,勉強算是一個件工藝品,請笑納。”

約爾迪心情一鬆,跟著呵呵笑了起來。

送走約爾迪,張新電話叫來沈得柱。

沈得柱今年19歲,比張新早一年來爪哇。

13歲跟著叔父學會理髮,在老家走村竄巷理髮四年,生活無望出走爪哇。

不會其它手藝,到了爪哇繼續理髮,每日所得僅夠溫飽,晚上睡媽祖廟。

可能有人會覺的,他一定很懶或很笨,否則為什麼如此窮?

事實是沈得柱每天早上5點起床出門做生意,晚上8、9點才回媽祖廟休息。

下雨天也出門工作,日日不停。

掙不到錢不是沈得柱懶,究其原因是生活在底層的人都很貧窮、清苦。

大部人頭髮長了,自己拿剪刀隨意割幾刀完事,一般不花錢理髮。

不是因為懶,那是沈得柱笨嗎?

他僅僅只用一年時間,便學會當地方言和爪哇語,說明他是聰明的。

究其原因是方向錯了!

現在在看沈得柱,體形修長、長袍得體、眼睛明亮、面板有光澤、頭髮黑亮飽滿。

以為他意氣風發、一朝得勢?

恰恰相反,他變的更加內斂、低調、普通、無聲,如果不是他的地位太突擊、實力不允許他太低調,大家可能會忽略他。

“東家好。”

隔著辦公桌,沈得柱朝張新躬身抱拳。

張新指了指辦公桌對面的椅子,示意他坐下。

“7月份引進了多少勞動力?改了多少緝私船?”

剛剛過去的7月,張新主要都在給新人洗腦,包括猶態人和新買來的1000名10~12歲男女兒童。

到目前為止,這具身體的母親已經為張新在老家周邊數縣購買了3000名兒童。

其中1400多個12~13歲孩童,加上900多名孤兒,共2300多人,已經從孤兒院畢業並進入車間成為學徒。

張新為他們準備了一群大牛老師。

過去大牛隻有12人,現在不止120人,增量由猶態人提供。

每個大牛隻要帶15~20個學生即可,跟著大牛學習兩三個月後,學徒們有兩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