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 團結(第2/3頁)
章節報錯
燕肥爾瘦、黑白黃棕、腿長兇大、多才多藝.....
過了城郊就有生意,大部分小販都會拿十串、二十串貨。
這樣賣出一串,價格是2分。
其中張新可賺純利3厘。
蔡德隆夫婦每串可賺1厘。
利潤很低!
等到製冷機、製冰機到貨,張新相信可以把屬於自己的利潤提高到每串5厘。
當然,三臺製冷機、三臺製冷機的作用不限於此。
否則2000盾花的豈不是冤枉?
和蔡德隆夫婦分開,張新和蔡小景來到西方商業街。
銀行門口。
黃大山和周福剛剛擺好攤,之前為小吃店裝修的木匠父子四人正在等。
“東家早上好。”
張新向對方抱了抱拳,生活不容易,昨天通知他們今天來上工,沒想到來這麼早。
三間店鋪鑰匙就在身上,離著也不到一百米,張新招呼道,“我們現在過去。”
“小景姐,張大哥和木匠一家去哪?”
黃大山好奇問。
“昨天他在前面買下三間店鋪,估記是討論裝修的事情。”
黃大山:“...”
周福:“...”
做為起始班底,黃大山知道每天的營利情況。
自己操持的攤位每天營利從15盾,滑落到10盾。
小吃店每天8盾的樣子。
批發魚丸每串利潤低到按厘計算。
這麼小的生意,怎麼能買的起那些商鋪?
還是認知問題。
守著銀行,黃大山知道銀行可以貸款。
但當聽到‘利息’,直接拒銀行於千里之外。
不僅僅是黃大山,99%的人都是同樣心態。
摩根銀行斜對面不到一百米,張新和木匠父子四人來到三間商鋪前。
一一開啟大門,一間原本是珠寶店、一間是菸酒店、一間化妝品店。
原來的商品已經被賣家清空,張新直接接手空店。
三家店裝修都不錯,不需要砸掉,直接改裝就行。
老木匠丈量長、寬,皆是寬8米、長12.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