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廟擺攤失敗證明,銀行門口擺攤成功純屬偶然。

那如何擴大進項呢?

養豬?

別鬧,一年後黃花菜都涼了。

張新真實目的,打算用養豬掩蓋批次製作明膠。

明膠製成後是固態粉沫,可以儲存較長時間。

等製冷機、製冰機漂洋過海送來後,明膠另有重要用處。

製作明膠的原材料是魚骨、蝦蟹殼。

大量製作明膠,剩下許多魚肉、蝦肉製成魚丸當天肯定賣不完。

這是張新的另一個目的,批次製作魚丸,以極低利潤散賣給其他小販。

一個攤位賣VS無數攤位賣。

熟強熟弱,很容易分清。

第二天張新和蔡德隆早早出門,出門往西,沿著一條叉路走到通往達加雅的土公路上。

繼續往前六七里地,終於走到昨天剛剛買下的山地。

這裡已經有十多個人在等。

他們都是蔡德隆昨天找來的幫工,而且都是唐山人。

負責清理表面雜草樹木、建築房屋。

張新把自己畫好的草圖交給一個叫趙土丘的中年人。

四十歲左右,衣著簡單、頭髮凌亂、臉上還有長短不一的鬍鬚。

他有造房子的手藝,被張新指定為‘小頭目’,負責帶領大家蓋房子。

其他工人每天20分盾工資,趙土丘給25分。

小山坡度不超過十度,因此難度沒有增加多少。

第一步是先清理雜草樹木。

大家都是帶著食物和工具來的。

食物是烤餅、外加一大壺三四升涼白開。

工具有斧子、大鋸、鐵鍬、繩索...等等。

這是個力氣不值錢的年代,大家光著膀子從早上天矇矇亮,一直幹到傍晚太陽下山。

張新也跟著他們從早幹到晚,雖然有額外有力量+2打底,可也糟不住這般高強度工作。

傍晚回到店裡,混身痠疼無力。

晚上九點關門,其他人還在後廚制魚丸、熬明膠,張新把桌、椅並隴,空出地面、像往常一樣徑直躺地就睡。

這一天,真的累慘了!

睡夢中,張新夢到自己把風景如畫的巴厘島圍成了後花園。

然,夢終就是夢,接下去幾天張新日日和眾人一起工作。

把砍下來的成樹木剝皮曬乾,用做蓋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