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新政策(第1/3頁)
章節報錯
舉個例子。
比如拿房子去銀行抵押貸款,銀行只會給房子評估值的50%。
而鄭奕住則可以貸款到抵押物評估值的100%。
信譽好到什麼層度,才能銀行這般信任?
看出張新疑惑,尼亞·戈麥斯笑著解釋。
“鄭奕住曾經遇到至少三次破產危機,其中有一次幾乎是必死之局,他的家人和手下掌櫃都勸他逃離三和城。”
“換了是我面對他的困境,肯定跑路了,但他堅持了下來,願意為債務負責,而銀行也願意給他債務延期,加上後來回款跟上,險之又險的度過了那次危機。”
看不出來,鄭奕住文文弱弱的形象,居然是個硬派冒險家。
難怪45歲的年紀,坐擁半億盾固定資產。
“尼亞·戈麥斯小姐,你曾經說過風車殖民政府對鄭奕住先生極不友好,你們就不擔心...”
“哼!”
尼亞·戈麥斯表情不屑道,“當鄭奕住說要借錢,就數飛車皇家銀行最積極,硬是塞了2000萬盾,而摩根銀行只借出去1000萬,過去殖民政府針對鄭老闆的情況、至少在他還款之前不會發生了。”
敵人自己從內部瓦解了。
這真是天大好訊息!
張新又給女人續了一杯咖啡,笑問:“尼亞經理,為什麼跟我聊這些?”
尼亞·戈麥斯一副很看好你的樣子,解惑道:“或許你還知道,風車殖民政府為了刺激經濟發展,就在昨天剛剛對銀行頒發了一條新政令。”
“什麼政策?”張新好奇問。
尼亞·戈麥斯調皮地挑了挑好看的眉毛,“早餐你請客。”
“請客、請客,你說。”張新催促。
“殖民政府給銀行發了一份通知,允許商人拿著僅支付10%首付款的發貨單,來貸款剩下部分貨款。”
“...”
張新立馬明瞭。
這樣做確是可以增加社會的流動性、帶動商業發展。
商業活動增加稅收自然也跟著增加。
對商人、政府都有利。
缺點是把風險轉移給了銀行,試想總有人生意失敗,貨款也就成了呆帳。
“你們不反抗?”
“反抗有什麼用?”尼亞·戈麥斯反問,“我上司要求我把關客戶質量,多找一些像鄭奕住那樣的客戶,而且還決定擴張銀行放貸量。”
“瘋了吧?”張新跳腳,“這肯定會產生大量呆帳...不對,銀行不是傻子,還有什麼我不知道的原因?”
尼亞·戈麥斯向張新豎起大姆指,“被你猜到了,一起來的還有減稅政策,殖民政府決定免掉未來3年的商業稅。”
“咕...”
張新嚥了咽口水,唐山商人交要30%的得利稅,如果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