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我的夢想(第2/3頁)
章節報錯
“....”
一連十多條任務佈置下去,大部人都有明確任務和目標。
“老爺,置辦造船廠、鍊鋼廠需要不少資金,如果強行從現有生意裡抽取,會影響日興行的正常運轉。”
“我打算從銀行先借貸1000萬盾,如果是5%的月利,每月需要還利50萬盾。”
蔡三娘鬆了口氣,目前日興行每月可盈利80萬盾,處在安全線之內,不會爆掉。
但鄭奕住並沒有說完,又道:“這只是第一筆借貨,隨著造船工廠和鍊鋼工廠推進,之後還會向銀行借貸,直到貸款總額達到5000萬盾為止。”
“這...”
不僅蔡三娘傻了。
除鄭順源外,其他子女也都傻了。
5000萬盾,每月需還利250萬盾,這是在刀刃上跳舞,一不留神就會透心涼。
“父親,如果利息吃光存款怎麼辦?如果造船、鍊鋼失敗又怎麼辦?”
長女鄭章問出大家的心聲。
鄭奕住看向長女,“那你們就學我年輕的時候,挑著貨擔深入大山和土人交易、或者是在街上擺攤討生活。”
眾人沉默。
原來這是背水一戰!
見現場氣氛壓抑,鄭奕住道:“不要總往壞處想,只要我們能在一年內煉出第一批鋼、造出第一艘船,‘日興行’不僅會沒事,還會更上一層樓。”
鄭奕住並沒有貸款一億的打算,張新低估了這個年代貨幣購買力。
而且鄭奕住也沒有做超出能力範圍的事情,5000萬盾這個數字,剛好是他的全部資產。
如果最後進展不順,最壞情況是把加工廠、種植園、商鋪、房子、倉庫....變賣還給銀行。
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的成功,成功的背後每一次都是‘賭命’。
這時,一個管事跑進來道,“老爺,殖民政府派人來,說是颱風破壞嚴重,需募集救災捐款...”
鄭奕住扶額,這種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
每一次颱風、洪水、反抗軍襲擊過後,都這麼一波操作。
說是募捐,實際是強行捐款。
“給他們3000盾。”
“是。”
管事抱拳離開。
如果只是捐款,鄭奕住不至於反感。
關健是30%的稅費,僅唐山裔商人是這個比例。
其它,比如東日國、西方國家、土著,稅費皆只有20%。
這種差別、歧視對侍,導致唐山裔做生意竟爭力嚴重比別人低。
如果不是唐山人誠信、稱實、價明無欺,深受上下游客戶信任,生意早就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