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晚,主要是陸元化的表演。

他和蕭玥談論了三個話題,治軍、治民、治國。

最先談治軍的時候,蕭玥只是隨便和他聊聊,越聊越發現這個老頭是有點東西。

現在的儒家可不是漢時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的學者,通常是兼修百家,然後融合到儒家的體系中來。

陸元化也算是皓首窮經,苦心孤詣地鑽研,才有了這一身才學,就想著找個有出息的帝王來進行實踐。

蕭玥就是他選中的人,這一晚,他展示出自己的才華,怎能讓蕭玥不心動?

明明已經好幾天沒睡好覺了,聽陸元化講了一晚上的治軍之道,治民之道,治國之道,她愣是越聽越精神。

而且陸元化講的道理,和師父傳授給她的那句話非常契合,總的來說,就是要重視人心,重視民意。

這是治軍和治民的道理,而治國,則在於制衡。

蕭玥又想到自己勢力太大的時候,分兵三路,不也正是她的制衡之道?

老陸說的太對了,但這也更說明她師父是真的厲害。

真傳一句話,用一句話講明白了一個大儒說了一晚上的道理,這難道不厲害嗎?

可憐陸元化看蕭玥這麼投入的樣子,忍不住問道:“將軍可願拜我為師?”

他收徒弟可不是隨便收的,但他動心收徒,就是真正說明他是死心塌地了。

儒家學者,就喜歡當皇帝的老師。

然而,這個看似十拿九穩的提議,卻被蕭玥拒絕了。

“抱歉了陸老,我已經有師父了。”

陸元化:“……”

糟了,有人搶前頭了。

早知道他就不該在長安等著啊!

錯失徒弟,陸元化痛心疾首。

但這種事情得看緣分,徒弟不能收,其他的事情還是要照做的。

陸元化主動問道:“不知將軍的師父是何許人也,老夫倒是好奇,是何人有如此慧眼。”

林毅來到翠竹書齋,就聽到有人要挖自己牆角了,這不,聽到這裡,他趕緊跳了出來。

“我就是她的師父。”

林毅是從窗戶跳進來的,因為窗戶沒關。

蕭玥聽到林毅的聲音,頓時整個人都僵住,不敢去看林毅,又覺得不行禮不太禮貌,只好低下頭拱手:“師父。”

“是你?”

陸元化認得林毅,雖然林毅現在沒了頭髮,但之前才一起配合過,怎會不認識。

對方的一腔正氣,也讓陸元化十分在意,沒想到這麼快又見面了。

“是我,兩位老前輩早啊!”

林毅笑呵呵地對在場兩個老人家拱手道。

先前的戰鬥,還是多虧了他們兩個輔助的,不然林毅也難以在定光禪師的攻擊下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