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後,魏小寶換上一身夜行衣。

這套夜行衣算是海小富的遺產,穿在他身上,倒也合身。

接連避過巡邏的侍衛,悄然進入芙蓉宮。

鉛雲蔽月,夜黑如墨。

魏小寶吹燃火摺子,進入偏宮,直奔床底。

床下垂滿蛛絲,可見最近都沒有人來過這裡。

他找到那個暗格,將火摺子立在旁邊,輕輕掀開地磚,卻見裡面的空間並不大,只放著一個扁長的木盒。

開啟木盒,裡面的東西居然還用黃布包裹著,但看那形狀,當是書籍。

扯掉黃布,居然還包裹著一層。

魏小寶頗為無語,莫名想起了那折非常有名的秦腔:

《拾黃金》。

這戲講的是一個叫胡來的乞丐,在城隍廟撿到一塊用黃金紙包裹著的形似金磚的東西,他開心地邊拆邊唱邊幻想,但包裹的黃金紙一層又一層,怎麼都拆不完,拆到最後,卻發現包裹得如此嚴實細緻的東西,居然不是黃金,而是磚頭。

所幸魏小寶又拆了兩層黃布後,看到的不是磚頭,而是《九色佛經》。

又找到一本。

魏小寶心裡別提有多開心。

且不論海小富所說的斷肢重生是否屬實,單這尋找經書的過程,已是有趣至極。

魏小寶將經書拿走,將白慕良所給的銀票,裝進木盒,存放此處。

九色小院時常有賊光顧,不大安全。

不要把雞蛋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點道理他還是懂的。

帶著經書回到九色小院,他立即割開經書的封皮,裡面果然也裝著牛皮碎片。

將牛皮碎片貼身收好,又將經書的封皮還原,想了想還是將經書壓在了夜壺下面,並沒有藏到那個暗格裡。

那賊人很熟悉暗格,說不定隔三差五,就會過來檢視一次。

雖說現在這經書毫無價值,丟了也就丟了,可留著經書,說不定能在將來派上用場。

韋小寶的經歷就是很好的啟示。

翌日。

魏小寶起床洗臉漱口,然後來到院中,練習吐納。

小安在此時送來早餐。

魏小寶留小安一起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