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道可道,非常道(二合一)(第1/3頁)
章節報錯
叮!抵達打卡之地!請選擇是否打卡!
正當何維同準備翻閱手中經典的時候,腦海中出現了這麼一句話。
何維同楞了一下,這系統這麼久沒反應,他都快要忘了他還有一個系統了。
何維同看著面前並不存在的文字,在心中默唸了一聲“打卡!”
叮!打卡成功!
打卡地點:武當山藏書樓
背景介紹:武當派道教典籍的存放之處,但因為身處亂世,安靜研究經典的道士越來越少,藏書樓便慢慢衰敗。
獎勵:專注特性(接收之後,可在宿主學習時幫助宿主以更高的智慧學習。
看到這麼一個獎勵,何維同有些驚訝,這還有改變智力的東西,不過這驚訝也就是一瞬,然後便選擇了接收。
面前的文字化作一道綠光進入了何維同的腦袋。
何維同看著消失在額心的綠光,但是過了許久,他身體一點變化都沒有。
見沒什麼反應,何維同便不再關注,而是把關注點再次放到了手中的經書上,既然是學習專注那就試試。
何維同手中的是一本叫做“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的經書。
何維同看了看冊子的腐朽程度,猜測這經書應該成書很久了,至少數十年是有的,因為這裝訂的方式與如今不同。
這本經書何維同聽說過,具體作者不詳,自王重陽創立全真教後,《清靜經》就成為了全真教的日常功課,作為非常重要的經典被重視。
何維同不是全真道,他師父應該是正一派的道士,所以他也應該分屬正一派。
何維同之所以選擇這本經書,而不是選擇道德經,是因為他想了解道教,道德經成書的時間遠遠早於道教,其中自然不會有道教的東西,道德經講述的是天地大道,宇宙至理。
他看過,自認為對他目前修行沒什麼用。
而《清靜經》則是講述道士該如何去修道,這是他急需要了解的東西。
前世的何維同其實並不關注道教,對道教經典也是一知半解,對於道教文獻,他只知道幾本,而且都還不是道教人物所書,列如老子、莊子等。
他之所以知道這本經書,是因為它曾出現在他看過的小說裡。
就是因為好奇,所以他才去網上了解了瞭解。
這是他唯一看過原文的道門經典。
他至今還記得,當初從網上看到的資料。
“《清靜經》是道教煉養術的重要資料之一。經文不講有為的修養方法,而是要人從心地下手,以“清靜”的法門去澄心遣欲,去參悟大道。經中以發揮“清靜”兩字為主,簡明地敘述了道家修心養性的基本原則。”
何維同想起了當初看書時的感覺,翻開了封面,露出了裡面古樸的文字。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何維同從右往走,一列一列的念道。
唸到這裡,何維同停了下來,然後細細的思考其中的意味。
經過後世的九年義務教育,何維同別的不怎麼精通,但是對解釋古文倒是有點技巧,更關鍵是他曾經看過白話譯文,所以細細一思考,這段話的白話意思,他便懂了七七八八。
太上老君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道是至高無上的,是在沒有天地之前,有一個沒有形狀的最高能源,《道德經》中說她“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世間萬物都是由她所生。《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因天地萬物皆為“道”的化生,故注稱“大道”。
她是不可名狀之物,而又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為陰陽。無形,視之不見。生育,育,養育,長養陰陽,所以叫生育,陽為清,上升為天,陰為濁,下降為地,此言大道是永恆不滅的,天地萬物,都是從她而生,由她所養,最後由她化解,她是萬有之源,萬化之本。所以說她生育天地。
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至高無上,極尊至貴的道。無情,沒有偏愛及私情。執行,旋轉執行,此處指化生萬物。日月,指日月星辰及世間萬物。此句言人有喜、怒、哀、樂等表現,都是從一個“情”字中而來,然而不可名狀的大道,雖然萬物都在她的包容之中,但她則是一視同仁,沒有半點偏愛和私護,在大宇宙中旋轉執行,沒有止息,也沒有偏差,試想這種充沛的能力及行為,是誰給她的呢?那就是沒有一分一毫私情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