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嘛這麼嚴肅呢?”

頓了一下,小丑劃開了老大的嘴。

這場戲,前面聚焦在小丑的臉上,近距離的鏡頭推到臉上,一個人的獨角戲,這是劇本上寫的很全面的一場戲,很考驗演員功底,前面看錶演,後面聽聲音,後面的聲音要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也要靠前面的表演形成一個畫面。

就是這場戲,讓劇組的人不寒而慄,見慣了各路反派演員在現場的超常發揮,可在滲人這件事上,吳衛的表演讓很多人不自覺的打冷顫,只有一個借位的揮刀鏡頭,卻讓很多人害怕。

表演,臺詞,達到了這個角色的登峰造極,才能短短兩場戲,就為每一個人心中樹立起一個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對你造成致命傷害的狂人形象。

惹不起,你還無法揣摩他的心思,你只能儘可能下意識的遠離他,避免被他傷害?不要想著你比他狠,不要覺得你能壓得他不敢反抗,他一旦動手,你連反悔的機會都沒有。

這就跟我們小時候總會有一個不可匹敵發自內心害怕的童年陰影一樣,要麼是身邊一個身大力不虧的同齡人,要麼是校外某個大幾歲的小混混,要麼是看電視劇或是動畫片之中某個留下心理陰影的恐怖存在。

這才是兩場戲,當吳衛在劇組高效率的進度連續拍攝了幾天之後,別說他小丑妝容的時候,即便是他卸妝之後,也不太有人敢於靠近他。

每天拍攝,諾蘭都在悲喜交加之中痛苦著。

吳衛是晚來了,可他的拍攝進度非常快,到他的戲份,如若不是對手戲演員出錯,幾乎可以是秒過,充其量是保一條看看是否有意外驚喜,幾乎每一場戲都是一條過。

隨之而來的問題不是諾蘭能解決的,編劇來了,版權方來了,投資方來了,製作方的高層也來了,甚至連宣發的部門也派來了人。

加戲,是必須要加的,小丑這個角色越來越飽滿,一場戲比一場戲精彩,拍攝銀行內的搶劫戲份時,都戴著面具,你也必須承認,在所有的匪徒之中,還是會一眼就能認出吳衛飾演的小丑。

肢體動作有之,聲音有之,但更即便沒有這些,個人的氣場這東西,太可怕了,尤其是面具後的那雙眼眸,看過一眼的絕不會忘記,哪怕是這樣的一場戲,面具背後的人,依舊是小丑,而不是吳衛。

每一場戲,按照劇本拍,無需吳衛去表現出我想要加戲的意圖,演著演著,大家都會進入到他的節奏之中,導演也在總覺得不夠的戲份下,主動讓吳衛去演,讓他來控場。

當所有管事的人出現在拍攝現場時,吳衛給大家展示的是一場在警局被抓到的戲份,他將直面自己的對手,大量的對手戲,將會呈現出來。

貝爾無視,貝爾不屑,貝爾不服,貝爾私下裡努力,貝爾不認輸,貝爾再度挑戰,貝爾服氣,貝爾毫無還手之力,貝爾十倍的努力……

“這場戲,只給我一個閃過的鏡頭就好。”

“你不怕全劇都沒有一個真實面孔的你?”

“大家不需要記住吳衛,只需要記住小丑。”

加戲,大量的加戲,唯獨在小丑有一場廣場襲擊露臉的戲份,刪減,讓那張笑容妝容下的臉,只有一個不到一秒鐘閃過的鏡頭,如果不是那場戲實在沒有辦法掠過,實際上這一秒鐘吳衛都可以沒有。

加的都是小丑的戲,加的不是吳衛的戲。

奧運冠軍、暢銷歌手的身份,很快就被大家忘記了,甚至於,很多人都忘記了飾演小丑的人到底是誰?

每天,吳衛到達現場時,都是穿著打扮結束妝容完整的狀態,不拍戲的時候,他會盡量少的去跟別人對視,如果不是擔心佩戴墨鏡和口罩會花掉妝容,他會給自己全副武裝。

也虧得吳衛身邊時刻都停留著吳勇和付凱,不然更沒有人敢於靠近他。

到了街區的拍攝,那些跟拍的媒體,愣是沒有找到吳衛的蹤影,還在找尋著吳衛。

有媒體拍到了小丑,被這妝容嚇了一跳,在這張‘外皮’的包裹下,沒有分毫吳衛的影子,他從媒體面前走過,包括華夏媒體,都沒人覺得這是吳衛。

儘管,早有確切的新聞曝出,吳衛將會再DC衍生電影之中飾演小丑這個角色。

可真的在現場看到小丑,那跟吳衛的形象相差太大了,大家下意識都覺得那根本不可能是吳衛。直到幾次拍攝之後,拍到了吳勇和付凱,拍到了現場的華夏人,才確信那個根本不可能是吳衛的小丑,真的就是吳衛。

不到二十天內,劇組三次開會,內容很簡單,全都是給吳衛加戲的事情。

哪怕是車輛追逐的動作戲,他的表演依舊是完美無缺,你擔心他是否會擔心動作戲,實際上吳衛在意的卻是動作戲之中的自身表演,至於動作戲,在他這裡完全是小兒科。

到小丑進入醫院,最終炸燬醫院的戲份。

吳衛要求特效化妝師給他的小腿部分進行肌肉填充:“我的小腿很直,肌肉效果也好,我想要那種臃腫小腿的感覺,小丑走路的姿勢,如果小腿露出來,應該有那麼點羅圈腿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