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老先生不止一次提及,吳衛小友乃是我真正的忘年交,他不是讀懂我筆下的江湖,而是人就在我的江湖之中,我們並肩而行。

幾個高難度的肢體動作,吳衛以最標準的方式結束,沒有多餘炫技的動作,盡數是大開大合,呈現的是純粹身體強度帶來的肢體力量觀感,在現場這感覺尤為強烈,即便是業內人士看慣了各種‘拍攝’出來的帥氣,也不禁為這樣一場表演發自內心的鼓掌表示認可。

音樂頓,吳衛手裡長劍放在一旁,坐在了樂隊古箏的前面,伴隨著他的一伸手彈奏,整個配樂重新起……

“滄海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記今朝。”

“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一邊彈奏,一邊唱,這一次吳衛將煙嗓的能力拿出來,搭配一定的戲腔,有抽到能力聲帶增強的保駕護航,正處於晉升S級唱功的水準,他可以用任何的方式進行駕馭,盡情在現場肆意的展示,不怕跑調不怕破音,也不需要合唱團對他聲音的輔助,他一個人既有這份自信去掌控全場。

歌曲的傳唱度,決定了它是否能夠成為全場合唱的基礎,現場演唱呈現出來的感染力,更是吸引力,那些喊著大家一起來的歌手,他的歌曲反倒沒有大合唱的基礎,效果也不會很好。

今天現場要麼是藝人,要麼是電影從業者,要麼是電影人和媒體人,粉絲數量和觀眾數量都不佔優勢,真要是大家合唱的聲音很高也沒可能,恰恰是跟著哼唱,使得現場的聲音成為了吳衛最好的和聲。

所有人都承認一個事實,如果當年有這首歌,整個電影的高度都會拔高一些,一首歌曲嵌入到電影之中,不少人為此專門到影視影片網站去重新觀看這部電影,重溫一下,然後隨著這首歌去感受笑傲的江湖是什麼樣子,去當浮一大白的醉飲一場。

吳衛站起身,在古箏的旁邊盒子裡,拿出笛子,因為有了一次重新嵌入配樂的成功,曾經在八十年代風靡整個華夏的《射鵰英雄傳》也進行了改版,將《鐵血丹心》這首歌嵌入其中,新版沒有拍攝出來,老版先吃了一波紅利,賺了一波情懷熱度。

吳衛的笛子演奏融入到整個樂隊之中,一系長衫,邊吹笛子邊緩緩走上前,站在舞臺的邊緣,踩踏在臺階上,向下走了兩階,緩緩坐下。如果融入黃藥師的元素,應該是簫更為合適,只是吳衛不會,即便抽到類似的技能,他也會選擇擱置,不會展示。

“依稀往夢似曾見,心內波瀾現。”

“拋開世事斷仇怨,相伴到天邊。”

吳衛坐在臺階上唱了幾句,將現場的注意力引到大螢幕上,雖說《射鵰英雄傳》不是電影,跟今天整個主題似乎也不搭,但作為香江稱得上是里程碑的作品,在這裡播放足夠資格。

今天沒有王霏的合唱,但吳衛一個人,將鐵漢柔情兼顧,聲音的質感充斥著整個場館,傳遞給電視前和網路前的觀眾,聲音穩到沒有一絲一毫的抖動,完美呈現出這首歌的意境,到射鵰引弓之時,吳衛還做了一個彎弓射大雕的動作,引得現場再次掌聲雷動。

兩首古風俠義的歌曲演唱完畢,現場燈光暗了一下,給了左側古典樂器樂隊一個追光的特寫,隨後,暗了下來,現場追光給到了右邊的角落,在那裡,吉他貝斯、鼓、琴都已經擺好,吳衛站在舞臺中間,轉身向後走。

走動的同時,手掀開衣服,長衫之下,特殊設計的褲子能夠直接扯開,帽子假髮也撕下來,當現場大家依舊無比熟悉的音樂響起時,他轉身,一個皮鞋西褲皮衣的吳衛出現,引得全場再度掌聲尖叫聲充斥,一些藝人也都雙手在嘴前面做擴音狀去發出歡呼尖叫驚喜之聲。

吳衛直接拿起擺放在樂隊旁邊的一把吉他,加入到樂隊之中,《海闊天空》和《光輝歲月》,再度點燃現場。

玩搖滾的都是極具個性的,這麼長時間,在這個圈子裡,很多人都在痛批當下的音樂創作,大紅大紫的都是網路歌曲網紅歌曲,尤其是喊麥的出現,讓那些老歌手們紛紛無奈,說還說不得,年輕人接受就是好的,還別辯解,你說這東西沒有什麼底蘊,馬上會有一幫人出來說你老了跟不上形勢了,這就是當前我們這輩人需要的‘音樂’。

給樂壇留下的最後一塊淨土,既是喊麥的這些人,沒有大言不慚的稱自己這一套是音樂,只能說是一種新的演唱形式,在這一點上佔據了無可反駁的論點,免除了雙方真的進行一場世紀大戰。

吳衛的這兩首歌曲,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也給這雙方找到了一箇中間區域,如果不想吵不想爭論,那就來這片區域,安靜的聽歌,享受吳衛帶來的音樂世界就好了,別說什麼現代流行還是經典永流傳,音樂不管是什麼形式最終的目的還是帶給大家聽覺的享受。

在這一點上做到了,你的形式也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