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的聲音,嗡嗡入耳,嘈雜混亂,伴奏的聲音夾雜在這其中。

耳返沒意義,指望聽到現場的音樂,不是聽不到,是可以在嘈雜聲音中找尋到伴奏,但會有一點點的反應遲鈍,跟不上節拍。

萬千觀眾,再不濟,這一晚,也有幾千萬人看著春晚,網路時代的強大會讓任何細枝末節都被放大,任何的瑕疵都會被捕捉到,逃也逃不掉。

上臺之前,吳衛還有些情緒緊張,可當他真正踏上舞臺之後,腦中一片清明,周遭所有的困擾,都被拋諸腦後,舞臺側前方位置,在音響的旁邊位置,有一個人,已經安然站立,隨時隨地給吳衛訊號,如果他聽不清伴奏的話。

吳衛確實聽不清,但在短暫的前奏裡面,他聽到了幾個音,確定了節奏,在自己內心之中,默默哼唱。

進。

開口唱。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開口那一剎那,所有人的心都放下了一半,當他們清晰的聽到吳衛的歌詞和穩如老狗的演唱時,剩下的心放下。

這首歌並不適合每一個字都咬的很重,但又不能模模糊糊聽不清個數,記憶裡周杰棍演唱時,大家是習慣了他的風格。

到吳衛拿出這首歌時,他的吐字要更為清晰一些,達到了不破壞旋律和歌詞之間古風古韻的味道,甚至他都覺得,如果來個粵語版,會更好聽,只是再想獲得如此唯美的歌詞會難上加難。

在現場的人,要遠比在電視機前網路前聽得更為真切,現場有各種各樣的雜音,對口型的時候,大家看舞臺上的畫面,聽音響內釋放出的聲音,現場嘈雜的聲音,各自不相干。

換成全開麥真唱,聲音的質感完全變了樣,更為透徹,這樣的聲音就不再是機器內播放出的聲音,而是透過裝置傳輸出來的聲音,跟現場的噪音是混在一起的,聆聽者需要豎起耳朵傾聽才能聽得清。

看起來差別挺專業的,實際上現場的觀眾早已熟悉,很簡單,從歌舞,轉換到小品相聲,聲音的質感從對口型到現場聲音,大家習慣了,所以才能第一時間聽出吳衛的演唱是現場真唱。

“好聽。”

“好聽。”

從網路影片直播的彈幕,到各大網路直播平臺的文字公屏,只要畫面此刻是在播放春晚的,吳衛獨自一人站在舞臺上,陶醉演唱,伴隨著現場舞臺變化呈現出來的青色水墨圖畫的變化,江南水鄉小鎮的煙雨時節,與青花瓷最重要的天青色釉色,相得益彰,吳衛那套帶有類似花紋顏色的唐裝,並沒有被舞臺背景的變化而吞噬,反而如一枝獨秀單獨呈現出來。

就像是那樣一支唯美的青花瓷瓷器,躍然舞臺之上,在螢幕的邊緣,每一句歌詞都附上,有人關注著歌詞,太美了,一直以來,很多音樂人都在找吳衛作為一個詞曲創作者的弱項在哪,本來大家覺得他詞有些弱,但那也是相對的,能夠成為流行品種的歌曲,詞可能沒有那麼炫技,但一定不弱,大俗才是大雅,歌是唱給人聽的,聽過之後朗朗上口,是詞曲應該被贊以的最高標準。

拿詞來說吳衛的,無非是吹毛求疵,實在沒什麼可說的了,故意將炫技大段大段的歌詞當成一個標準,藉此來壓低吳衛在音樂層面的成就,在今天,一切不攻自破。

吳衛這邊剛下臺,人還沒有走出朝廷臺呢,網路上便出現了他春晚表演的影片,其中的音樂也被擷取出來,在各大音樂網站去上傳。

只表演一首歌,吳衛意猶未盡,一杯好酒剛剛喝了一口,就被趕下了酒桌,這滋味,確實不好受,也難怪好的歌手,總是能夠在個人演唱會上,將一些歌曲唱出經典的現場版本,那是我的主場,飯局都是我的,我想喝到什麼時候就喝到什麼時候,沒人能趕我下桌。

在一大群媒體記者圍堵下,韓星錫、付凱外加四名朝廷臺的安保,好不容易護著吳衛從裡面擠出來。

上車之後,韓星錫看了一眼吳衛,搖頭失笑:“別人都是緊張的不得了,下來之後腿腳發軟,像是你這樣全開麥演唱成功,應該是興奮,怎麼我在你的臉上,看不到一絲一毫的興奮。”

吳衛將唐裝脫掉,換上舒適的外套:“就唱一首,少了點。”

一年之中難得的日子,燕京的三環裡不堵車,千家萬戶過大年的時節,大都市也有大都市的不熱鬧,都知道有著潛在危險的煙花爆竹,過年沒這東西,還真就覺得冷清了許多。

老周開車出來,速度比以往稍微快一些,如果運氣好,還能讓吳衛趕上和家人一起迎接新年的到來。

付凱在車上拿著手機檢視網路上的訊息,韓星錫也不斷的收到工作室員工發過來的資訊,吳衛剛剛演唱完,網路上的反饋已經來了,來自粉絲們提供的資訊——吳衛在春晚是全開麥現場演唱,只要這一點被承認,那就是全部秒殺,再有歌曲的高質量。

新年期間,以華夏古文化作為傳承創作的一首歌,應情應景,且要比什麼新年紅紅火火之類的更顯幾分詩意。

如果流行歌曲能讓更多的年輕人對華夏傳承五千年的文化去進行了解,那這首歌的價值,必將受到額外的優待。

評論之中,免不了一些顏值粉,只在乎吳衛帥不帥,歌曲有多好聽這件事,並不在她們的考慮範疇。

“好美的詞,好美的意境,春晚最好聽歌曲,不接受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