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無形的手(第1/2頁)
章節報錯
俞涉在豫章浪費了一兩個月卻無功而返,無非就是劉備按兵不動,沒有切斷孫策周瑜之間的聯絡,導致他不敢輕易進軍。
此時俞涉收到劉備信件,說無力對抗孫策大軍,只能助他撤軍,不僅暗罵一了句大耳賊老奸巨猾。
別人不知道,俞涉卻清楚的很,劉備手裡有關羽張飛趙雲這等猛將,還有劉琦的五萬兵馬,他說抵不過孫策,無非只是不想出兵的藉口罷了。
俞涉退兵回到壽春,此次他與孫策雖然沒有直接交戰,但先是出兵揚州,隨後又圍困豫章,怎麼說也算是跟孫策徹底翻臉了。
他招來眾人商議接下來的安排,此時軍中出現了兩種聲音。
陳震虞翻陸績等人建議不要冒進,此時百姓生活富足,施行了近一年的包括教育、商業等各項措施已經初見成效,只要再有五年時間,域內絕對會湧現一大批人才,現在只需要養精蓄銳打持久戰,未來別說孫策,就算是拿下曹操也不在話下。
太史慈淩統董襲等人則說陳震等人太過保守,應該趁此機會先南下奪取廬江,再繞道直取零陵桂陽兩郡,這樣便可以對孫策形成合圍之勢。
以陳震為首的“保守”派反駁說太史慈等人太過激進,戰線拉得太長不利於調動。
太史慈則說荊南四郡的地理位置太過於重要,進可以攻取中原地區,退可以鎮守江東江南,我們不取,別人也會去取。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說著說著就吵了起來。
俞涉知道文官和武將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並不一致,便開口勸道:“好了好了,商量問題嘛,怎麼還吵起來了?軍師,你一直沒有說話,說說你的看法吧?”
徐庶此時在軍中威望極高,眾人都看著他等他說話。
然而他沒有直接回到,而是皺著眉頭問道:“主公你有沒有覺得,自從你帶兵出征豫章後,背後似乎有一股力量在控制著荊州以及江東地區?”
俞涉想了一下答道:“我只是覺得諸事不像之前那麼順利,以前即使是和紀靈死戰那一次,我也覺得所有的局面都還在我掌控之中,但是這段時間,我隱隱覺得很多事情有些失控。”
他回憶了一下,第一個失控的事件便是黃祖的死,他完全沒想到自己進軍豫章,會導致黃祖中計被殺,間接使自己在豫章浪費了一個多月,
馬騰兵敗身亡只能算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俞涉猜到他會輸,但沒想到會輸的這麼慘。
最讓他覺得難以操控,甚至可以說看不透的便是劉備,這大耳賊佔盡多方便宜,不僅在自己這借了兵馬,還在江夏站穩了腳跟。
他原以為黃祖死後,劉備會和自己合力謀取豫章,再徐圖江夏,然而令他意外的是,劉備居然如此沉得住氣,甘心在江夏收起了自己的羽翼。
更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劉表劉琦這兩父子,居然覺得自己已經拿捏住了劉備,不僅慢慢放鬆了對他的戒心,現在甚至已經開始在給他兵糧了。
在俞涉的計劃中,劉表和劉備都是牽制孫策的力量,但是現在看起來,劉表恐怕有心無力,而劉備則是有力無心。
徐庶見俞涉皺著眉頭,緩緩說道:“我和主公的感覺非常相似,我猜測孫策與劉備身後都有高人指點。”
俞涉心想,孫策身後肯定是周瑜,至於劉備身後的高人,這時候本來應該正是你徐庶的,如果不是你,那便只能是那個令所有後世之人敬仰的名字——諸葛亮了。
“軍師,你說劉備身後,會不會是,諸葛亮?”俞涉輕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