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良這邊的書信還沒送回襄陽,諸葛亮先就派人回江夏,告訴劉備不管發生任何事,都不要管俞涉和劉表之間的衝突,除非孫策攻擊俞涉,否則按兵不動。

俞涉則帶著徐庶高順前來給蒯良道歉,蒯良說這事他做不了主,要道歉還是去找蔡瑁吧。

徐庶告訴他已經派人將“兇手”押往襄陽了,自己一行人就是要去襄陽親自道歉,請蒯良一路同行。

蒯良立刻收拾行李,隨著眾人乘船返回襄陽,諸葛亮等人則直接去了江夏。

俞涉一路上刻意放慢速度,好讓淩統能夠趕在自己前面,等時間差不多了,他才帶著蒯良和蔡言的屍首到了襄陽。

此時太史慈與淩統已經將大軍駐紮在了襄陽城外,淩統則扮做商人農戶混進了城內,另有大概兩三千士兵,也混了進去。

俞涉先與太史慈匯合,這才知道蔡瑁和蔡夫人得知蔡言身死後暴怒,前幾日便想派兵征討揚州了,好在劉表還有所顧慮,沒有直接發兵。

只是這樣一來,太史慈也不敢帶濮陽興進城,以免蔡瑁盛怒之下殺了濮陽興。

俞涉讓大軍駐紮在外,太史慈和高順則隨自己進城,一千陷陣營便扮做下人,帶著道歉的禮物混了進去。

蔡瑁聽說俞涉帶著蔡言屍首來了,親自領兵在襄陽城門外擋住俞涉,他本想當場殺了俞涉的,蒯越等人則忌憚太史慈的大軍,勸蔡瑁不要輕舉妄動,他才沒有動手。

而且俞涉與劉表本來也是井水不犯河水,並沒有什麼仇怨,這次因為蔡言之事親自前來道歉,足見他是真心悔過的。

蔡瑁心頭不甘,他兒子就死在俞涉眼皮子底下,他是無論如何都要找俞涉報仇的,蔡夫人早就聽說俞涉與劉備交好,便想借此機會同時除掉兩人,便告訴蔡瑁讓俞涉進城,後面再借刀殺人,讓劉備來殺俞涉。

蔡瑁見蔡夫人開口,便只得照做。

俞涉進城後,將蔡言的棺木送到蔡瑁府上,又帶著濮陽興去劉表府上認罪,他的意思很明確,要治罪,那也得劉表開口。

劉表府上,俞涉大聲對劉表蔡瑁道歉,並送上早已準備好的金銀和綢緞,希望兩人大人有大量,能夠不計前嫌。

蔡瑁大聲斥責俞涉,說要讓他血債血償,說罷便想發難。

太史慈和高順連忙護在俞涉身前,張允則將蔡瑁攔住,示意他不要輕舉妄動。

劉表是個極好面子的人,俞涉要是死不認錯,那他還有的說,可現在俞涉這認錯態度,讓他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開口原諒呢,似乎又虧待了蔡瑁,不原諒呢,又怕外人說自己氣量小。

他見蔡瑁一臉怒容,根本不想就此了事,只說這事沒這麼簡單就算了,待他與蔡瑁等人商議後再做決定,當務之急是先好好兒安葬蔡言。

俞涉便同眾人先到驛站休息,暗中通知淩統,讓他的人集結後隨時待命。

當天晚上便有數千士兵衝到驛站來殺俞涉,領頭一人說自己名叫周倉,是劉備帳下的大將,特來為蔡瑁將軍出氣。

俞涉暗暗好笑,他與劉備早就談妥,劉備可不會來趟這渾水,這一定是劉表的借刀殺人之計。

他將計就計,假裝被“周倉”追殺,四處逃竄,實際上卻讓人到處放火,並讓太史慈的部隊暗中往劉表府上集結。

谷襄陽城內頓時亂作一團,劉表也分不清到底是誰在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