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乾好歹也是跟隨劉備多年的“智囊”,經劉備一提點,立馬猜到劉表會讓黃祖退兵返回江夏,但是如果黃祖領兵返回江夏,孫策還敢派兵來攻嗎?

劉備見孫乾有些疑惑,笑道:“如果我所料不差,江夏近日便會有劇變,拭目以待吧。”說罷不再言語,招呼眾人吃飯喝酒。

話說孫策聽聞俞涉出兵豫州,與黃祖一起形成合圍之勢,連夜便要帶兵返回豫州。

此時探子送回一封周瑜的書信,周瑜早就料到他會回援豫州,所以信中讓他千萬不要回來,而是在去江夏的路上埋伏,準備截殺黃祖。

周瑜連在何處設防,佈置多少兵馬都在信中一一告知,只等黃祖送上門來。

孫策心中疑惑不解,這黃祖圍了豫州數月都沒退兵,此刻俞涉領兵前來,眼看就要破城了,怎麼反而要回江夏呢?

而且周瑜似乎連對方的路線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但他知道自己這個兄弟素來足智多謀,料敵先機,既然他如此說,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自己照做便是。

原來周瑜和劉備都猜對了,劉表確實下令讓黃祖退兵。

之前劉表剛一收到俞涉出兵豫州的訊息,立馬寫了一封密信讓人帶給黃祖,信中直言黃祖圍困豫州數月而不得,如果自己損兵折將反叫俞涉坐收其利,讓他“偷”了豫州,只會讓人恥笑。

另外劉備在江夏屯兵,也不可不防,如果任由此人在江夏發展自己的勢力,只會養虎為患。

所以劉表讓黃祖見機行事,找個合適的時機退兵,這樣不僅不會讓俞涉得利,反而會讓他陷入豫州苦戰,同時還能控制江夏的劉備,正是一舉兩得。

黃祖收信後雖然心有不甘,但還是領命行事,某日夜裡下令大軍撤兵退回江夏。

他怕暴露行蹤,所以令大軍專走小路。

不料他行至一處偏僻的山谷處,竟然遇到了一支伏兵!

別說黃祖沒想到居然會有人埋伏自己,就連在這蹲守了兩天的孫策也沒想到,黃祖真的自投羅網,帶著大軍乖乖走到了這山谷中間。

這周瑜真有兩下子,難道還會未卜先知嗎?

孫策居高臨下,一聲令下,霎時間箭雨、亂石齊刷刷往下招呼,黃祖部隊被困在山谷中間進退不得,慌亂逃跑之中,反倒踩死了無數自己人。

“賊將黃祖在哪兒?!快快拿命來!”孫策見敵人潰不成軍,衝下山谷想要親手殺了黃祖。

要知道自己的父親便是死在黃祖手裡,此時有機會親手殺死仇人,孫策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孫策左右不停地揮舞霸王槍,月光映在銀色槍身上,顯得分外亮眼。

然而這銀光所到之處慘叫連連,血流成河,黃祖部隊此時就如案板上的肉,只能任人宰割。

一個小兵見銀光刺到自己眼前,連忙跪下:“將軍饒命,黃祖在後面,那個帶紅色頭盔的便是他!”

孫策一聽立馬追了上去,黃祖馬匹已在亂戰中受傷,轉眼間便被孫策追到。

他慌忙之中舉刀便砍,卻被孫策一槍盪開,他還想提刀再戰,孫策出槍極快,橫掃一槍,直接將他擊落下馬。

黃祖倒地後順勢一滾,反倒和孫策拉開了一丈多的距離,他站起身子專往人多的立方跑,想要以此擺脫孫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