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夏侯淵半路救回曹仁,曹操怕還有伏兵,也不敢讓他冒進,只讓兩人回營再做商議。

曹操見曹仁大敗而回,詫異問道:“陶謙陣中並無大將,是誰有這本事將你打成這樣的?!”

曹仁低頭說道:“是個年輕小將,他不是陶謙的部下,掛的是袁字旗,這小子不講武德,衝上來就打,我並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

曹操聽曹仁說是一員打著袁字旗的小將出手打敗了他,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這陶謙和袁紹並沒有什麼交情,而且袁紹現在和公孫瓚正打的不可開交,沒有理由來幫他。

那隻能是袁術了,袁術帳下的紀靈倒有可能打敗曹仁,可他顯然不是一員“小將”。

那劉勳雖小有名氣,但一來並不是曹仁的對手,二來年紀也不小,所以不會是他。

莫非是他?

“那人是不是身高八尺,容貌頗為英俊,使一把長刀,說話半文半白的?”曹操問道。

曹仁點頭道:“不錯,正像主公說的那樣!”

曹操微微皺眉:“這人名叫俞涉,是近來才在袁術帳下冒出頭的一員小將,他曾在汜水關前殺了華雄,你敗給他,倒也算不得丟人。”

“沒想到袁術不僅會支援陶謙,還派出了俞涉,”

“先派探子去檢視一下俞涉究竟帶了多少人馬,”

“現在不知道對方底細,我們就地紮營,待天明之後再做決議。”

眾將各自領命去了,曹仁默默記下了俞涉的名字,下次一定要找回場子。

那邊曹操不敢冒進,這邊陶謙聽說俞涉滅了曹軍一萬多人,首戰告捷,親自出城來給他慶功。

俞涉卻並不高興,他剛清點完畢,聽說死傷了七百多人,根本沒有心情慶功。

陶謙見俞涉悶悶不樂,陪笑道:“俞將軍,你以七百多的傷亡,滅了曹操一萬多人,這可時打了一場大勝仗啊!來來來,我替徐州百姓敬你一杯!”

俞涉接過酒杯,但卻並沒有喝,而是灑在了地上:“這場勝仗並不是我一人的功勞,是所有兄弟用命換來的,這杯酒我不配喝,要敬就敬給這七百多個兄弟吧。”

陶謙雖然有些尷尬,但內心著實感動,想不到這俞涉年紀輕輕,並沒有居功自傲,相反竟格外體恤自家計程車兵。

陶謙仔細觀察了一番俞涉的部隊,雖然人數不多,規模不大,但軍容整齊,士兵們一個個精神飽滿,這一萬人的部隊,戰鬥力恐怕比自己徐州城內的五萬兵馬還要強。

陶謙心念一動,拉住俞涉說道:“俞將軍,我看你帶兵有方,愛民如子,我年老無用,這徐州城交給你來保護,你看可好?”

眾人聞言都是大吃一驚,心想俞涉這一仗雖然以極小的代價打退了曹兵,但他年紀尚輕,名望也不高,要統領徐州,恐怕還是差了一點吧?

俞涉自己也吃了一驚,怎麼陶謙這老頭動不動就要把徐州讓給別人呢?

這徐州儘管物產富饒,人口稠密,但無奈地處曹操,袁紹,袁術三大勢力的中心,無論這三家誰要擴張勢力,徐州都會是他們眼中的一塊肥肉。

更何況現在劉備和呂布都沒有立足之地,這兩人如果想要在亂世爭雄,總有一天會打徐州的主意,到時候就憑自己,別說曹操袁紹袁術這三人了,恐怕連劉備呂布都難以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