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方敬群和方樂(第3/3頁)
章節報錯
政策制定之初,或許還有人為中醫人抱不平,說怎麼不公平云云。
可等時間長了,等牽扯到利益,有些東西就是一些人敲詐訛詐的本錢。
這邊前腳讓醫生治好了病,反手一個舉報,一個威脅,還想著讓醫生給自己賠點錢的事情那是屢見不鮮。
任何時候都不要去考驗人性和人心。
對於中醫來說,最難的一點其實就在這兒,不是說你治好了病就沒事,治好了病被人舉報的中醫多了,還不是一位兩位。
治好了病咋了?
你的附子超標了沒有?
那是我們運氣好。
治好了病咋啦,你的銀針符合規範嗎?
這世上很多事都不是能用單純的對錯來衡量的。
一開始把圈子畫好,漸漸的這些東西就會形成一個固定的認知 。
原本很多人對中醫就不甚瞭解,他們透過什麼瞭解,就透過大眾認知。
“嗯,你說的對。”
方敬群點了點頭:“這些我們確實考慮的不全面,你回去之後整理一下,可以給我一個方案,到時候一起討論。”
“謝謝方部。”
方樂道了聲謝。
“至於醫補方面。”
方樂道:“我作為臨床醫生這方面感觸也很深,隨著國外醫藥代表模式的進入,醫院的就醫成本逐步提高,醫院要提升醫療水平,就要採購最新裝置,最好的耗材,培養最好的醫生,成本提高了,就醫成本自然也就高了。”
“正是考慮到這方面,所以對於醫院的扶持力度才要加大。”
方敬群道。
“但是補助到了醫院,具體的政策執行,具體的收費標準依舊是醫院說了算的,患者實際上享受不到任何的好處,群眾也只能看到看病越來越貴,越來越難。”
方樂道:“如果以醫補的形式,把這一部分錢給到患者手中,原本看病五塊,現在漲到十塊,國家卻能補助四塊,實際上等於漲了一塊,群眾大都還是能接受的,也能看到國家政策對自己的補助。”
這幾年物價上漲,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看病越來越貴,一些人也有心理準備,可你貴的太離譜,那就讓人有了怨念了。
醫補之後,國家承擔一部分,這一部分錢透過補助到了醫院,患者享受了補助,醫院也有了資金,這就是醫補制度的初衷。
雖然在具體的執行中,這樣不能報,那樣不能報,但是整體來說,大多數患者還是感受到了醫補制度的好處,享受到了紅利,而不是一股腦全被醫院拿走。
“嘶!”
方敬群點了點頭:“你的這個說法倒是從另一方面說明了問題,這個問題要好好考慮一下。”
相對來說,方敬群反而對方樂所說的醫補政策更感興趣,畢竟方樂的這個說法和他們現在的一些想法完全不一樣,但是細細想來,其中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卻很大。
在制定政策的時候,大多數領導考慮的其實還是更廣大的群體,不會照顧到每一個人,而中醫人的從業人數還是各方面,都只是少數群體,這也是話語權不重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