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您就是老大(第1/3頁)
章節報錯
方樂從韓勝學的辦公室出來,值班室的大多數人都已經走了,就剩下鄭錦帆的醫療小組還在值班室。
嗯,也就是方樂所在的醫療小組。
高大偉、李希文、陳繼東、郭軍、程雲星以及程雲海。
幾個人站成一排,鄭錦帆正在......嗯,正在訓話。
“方樂!”
看到方樂出來,鄭錦帆還喊了一聲。
鄭博士成為醫療小組負責人,開始帶隊,已經不再稱呼方樂方醫生了,直呼其名了,或許過一會兒還會變成小方之類的。
方樂走過去,在程雲海邊上站好。
“方樂也到了,咱們小組目前的人也算是齊了。”
鄭錦帆臉上帶著柔和的笑容:“我是剛來咱們科室,今天也才是第五天,和大家還不算熟,不過我相信,咱們很快會熟悉起來的,同一個小組,相互熟悉,相互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在米國那邊,醫療小組就非常講究配合,講究團隊精神......”
“單木不成林,單絲不成線,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再厲害的外科醫生一個人也很難完成高難度的手術,同樣,再厲害的急診科醫生一個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只有團隊配合,各司其職,這樣才能發揮出更大的能量。”
鄭錦帆講話的時候,個別人,如高大偉、李希文等,都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方樂。
有人沒有聽出鄭錦帆的言外之意,可有人還是聽出來了。
鄭錦帆這一番話有點像是給方樂帶緊箍咒。
什麼團隊配合,什麼個人能力,什麼各司其職,針對的好像都有點是方樂。
誠然,鄭錦帆的話說的沒錯,米國等一些西方國家,醫療小組確實很講究團隊配合,一些厲害的外科醫生都有屬於自己的醫療團隊,團隊都是經過多年打磨,互相熟悉,相互配合默契。
使用自己的醫療團隊和使用陌生的醫療團隊,做手術的時候難度以及風險都是完全不同的。
只是醫生這個職業,講究團體,同樣也講究個人能力,要是每個人都各司其職,不想著冒頭,又哪兒來的那麼多的厲害的醫生出現?
醫生這個職業,就是一個能者上庸者下的職業。
水平高的醫生,就能得到更多的醫療資源,就能得到團隊、科室或者說醫院的重點培養,擁有更多學習和練習的機會。
基本上任何一家醫院,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醫院對優秀人才都是相當重視的。
如果某一家醫院能夠出一位方樂重生前那個時空類似於肝膽外科之父吳教授那樣的專家,那麼給整個醫院帶來的好處幾乎是不可估量的。
就拿方樂重生前所在的醫院江州中醫醫院來說,正是因為方樂的父親方寒,江中院才能一躍成為全國排名第一的大醫院,在國際上都有一席之地。
當時甚至在網路上有一則段子。
全球醫療看華夏,華夏醫療看江州,江州要數江中院,江中院內有方寒。
一個人帶起一家醫院,這就是方樂的父親方寒的能力。
這一世,方樂要讓全球醫療看華夏,華夏醫療看秦州,秦州醫療看西京,西京院內有方樂。
只可惜,這個時空和原本的時空不同,要不然,或許會還會傳出一門雙國手,父子皆上醫的佳話。
“我年齡並不大,也就比李醫生還有陳醫生大兩三歲吧,咱們年齡相仿,應該也有共同話題。”
鄭錦帆繼續說著:“高醫生比我大,是資深主治,以後還要高醫生多多提點,我要是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高醫生隨時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