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親征,不知戰略意圖為何?” 天周之意圖,不僅慕華若離兄妹關注,朔軍將領當然更加關心,御前會議上,拓巴忍率先提出此問。

御前會議召開之地,不在皇帝行宮,而在拓巴忍中軍大帳。

大帳正中,放著一盤巨大的沙圖,以粘土為材料,刻制兩國山川關隘、大河走向、城市重鎮、軍力部署。

為保密起見,除二皇子、拓巴忍、慕華博、王炳忠之外,軍中雙字將軍以上,方有資格參與,乞伏如之雖有資格,但奉命率中軍城內戒嚴、城外維護軍紀,因此並未參與,禿髮玄率護衛於帳外值守,也未參與。

天周站在沙圖前,一語不發,目光死死盯著宴國疆域,滿是貪婪的神色,許久才徐徐說道:“開疆拓土,帝王榮耀,若說此番斬殺宴王,滅了宴國,朕雖有此意,並未昏聵到如此程度,且宴王龜縮廣固,朕也鞭長莫及,因此,朕此次親征,兩個意圖。”

他手拍木圖邊緣,嘴角輕輕抽動一下,似乎稍顯猶豫,而後雙唇緊抿,雙目如冰,徐徐說道:“其一,攻州奪縣,開疆拓土,其二,斬殺慕華若離,為太子報仇!朕要讓那慕華孤,也嚐嚐喪子之痛!”

慕華博隨即問道:“皇上,攻州奪縣,多少合適?”

天周輕輕一笑:“多多益善!”

拓巴忍心中一凜:宴國並非弱國,宴軍並非弱軍,這些年與宴軍對峙,已深感不易,皇上這兩個意圖,均非易事,但皇帝決心已下,人已至落州,怎能當面逆批龍鱗。

正在沉吟之間,皇帝已問道:“拓巴大帥,你與安東侯計議良久,有何良謀?說來朕聽。”

拓巴忍不敢沉默,嚮慕華博一頷首:“請安東侯陳奏皇上。”

慕華博輕語笑道:“大帥現在是武安侯,品級不低於我,且是掌兵大帥,還是你來陳奏。”

拓巴忍不再推辭,輕咳一聲,說道:“皇上,臣要先謝過奮威將軍。”

眾人略感詫異,天周也微笑問道:“為何?”

“奮威將軍是我軍中第一個以將軍品級,而深入敵後幾百裡,行蹤直達幷州之人,敵我兩軍,雖派哨探無數,但其心胸眼界,所觀所思,怎可與將軍同日而語。

奮威將軍所獲之情報,不僅是山川關隘,敵軍多少,更有國力對比、軍威士氣、道路交通、指揮體系。

尤其難得之處,他偶遇慕華若離,便挫其銳氣,更是知曉敵方主將氣質,一言蔽之,奮威將軍所獲之情報,是臣與安東侯,最後決策之依據!“

天周呵呵大笑:“正是,奮威將軍做事,處處出人意料,說說你們的決策。”

拓巴忍略一點頭,便來至沙圖邊,口中述說,以手指之:“皇上請看,宴國一路往東,分佈原州、幷州、青縣、雲州,夏縣,均是軍事重鎮,其後便是都城廣固。

慕華若離中軍大帳,便設於幷州,臣與安東侯體察聖意,制定了‘越城之策’。“

天周興致勃勃:“何為越城之策?“

“回皇上,原州乃宴國門戶,我軍必先下之,否則沒有退路,下原州之後,便是一望無際之大平原,宴軍必重兵防守幷州,我軍卻繞過幷州,輕騎突襲青縣,驟然而至,掩而殺之,青縣必然比並州易下。

下青縣之後,再回軍合圍幷州,慕華若離便成了甕中之鱉,待下了幷州,擒了慕華若離,再繞過雲州,直逼夏縣,如此往復,廣固也並非不可圖。“

天周雙目炯炯有神,鼻翼一張一翕,顯然極度興奮,呵呵大笑說道:“下了幷州,便已拿下三座城市,再擒了慕華若離,朕已達到目的,此時回軍,也算不愧對太子,不愧對列祖列宗。“

文錦凝眸看著沙圖,心中沉吟不已,猶豫良久,終於心中一橫,朗聲說道:“皇上,臣有話說。“

天周微笑看著他:“有話當講。“

文錦卻面向拓巴忍,沉聲說道:“大帥,越城之策若要成功,必須先有一個條件。“

拓巴忍甚有興趣,問道:“什麼條件?“

“宴軍穩坐不動,任我毆打!“

眾臣心中一震,確也覺得不無道理,拓巴忍所說,均是一面之詞,並未考慮宴軍如何反應。

慕華博忙上前呵斥:“你住嘴,大帥所說,只是我軍總體方略,至於行動之後,當然要看宴軍所為,而後臨兵鬥陣,臨機處置,自然還有詳細部署,豈容你小兒之見,胡言亂語。“

天周此時已經冷靜下來,靜靜地看著文錦,徐徐吐出一口氣,說道:“安東侯不要浮躁,兵兇戰危,豈能不周密佈置,文錦所言,不無道理,兵法雲:廟算多者勝,算少者敗!御前會議,正是集思廣益嘛,奮威將軍,說說你的見識。“

文錦也冷靜下來,緩緩說道:“皇上,臣當初也豪情萬丈,認為宴國雖非弱國,宴軍雖非弱軍,只要我君臣同心,將士效命,討一點便宜當不是問題。

但臣親歷宴國之境,又與宴軍主帥對峙,所見所聞,所感所歷,已今非昔比,皇上請恕臣直言,宴國國力在我國之上,宴軍戰力不在我軍之下。

此時兩軍對壘,國力相拼,精銳互殺,終究兩敗俱傷,如堅石相撞,互為齏粉而已,獲利者,卻是南方漢人朝廷。“

他侃侃而言,眾人卻驚疑不已,帳中一片死寂,眾人其實心中認同,只是不敢直言而已,拓巴忍心中佩服文錦大膽,感念他說出了自己肺腑之言,卻也擔心皇帝盛怒之下,治他之罪,又為他捏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