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奇襲*擾敵成功(第1/2頁)
章節報錯
十日之後,初秋之夜,溫明凱在雙聖宮向二皇子奏事完畢,護衛簇擁之下便往家趕去。
夜未深,夜市正繁,一街兩市,依舊熙熙攘攘,富者軒車高馬,招搖而去,貧者勤勤懇懇,奔波生計。
治安良好,市井井然,廣固的百姓,並未受到朔軍來襲的騷擾,十日前驚慌入城的鄉民,大都已經返回鄉下。
溫明凱仔細搜尋,街面丐者不多,都能討到一粥一飯,存活當不是問題,只是冬日快到,要儘快搭建越冬場所。
正沉思之間,忽然渾身一顫,天邊傳來淒厲的嗩吶之聲,彷彿就在耳邊吹響,腦中似有人撥動琴絃,絲絲顫顫,卻五音不全,讓人頭痛欲裂,胯下戰馬訓練有素,也被驚得前後移步,狂躁不已。
街面百姓張皇四顧,紛紛停下手中活計,不明所以,便互相對視,眼中滿是驚懼猜疑。
忽然之間,聲音驟然而停,耳中雖已清淨,腦中兀自嗡嗡不已,溫明凱便要下令護衛打探情形。
隨即一支嗩吶淒厲的聲音再次響起,更多的嗩吶便同時吹響了衝鋒的號角,上千支嗩吶同時吹響,彷彿百萬甲兵,滔天狂浪一般從四面衝向圍城。
戰馬聽到衝鋒的號角,突然興奮不已,竟要向前衝擊,他使勁勒住坐騎,左右護衛即刻便將他護在了核心。
已經來不及了!街面百姓驚慌失措,開始四處奔逃,洶湧的人群掀起滔天巨浪,溫明凱一行變成了巨浪中的孤舟,被推得連連後退。
許久,人潮退去,街面忽然空無一人,只剩下一地狼藉,彷彿大軍過境,被洗劫一遍似的。
嗩吶聲驟然而停,天地恢復平靜。
護衛首領臉色煞白,驚疑地問道:“丞相,這是何故?”
溫明凱一臉凝重,沉聲命道:“你派人傳令四門守軍,嚴禁擅自出戰,其餘人隨我進宮護駕!”
走近宮門,見鐵翎甲士已至宮門列陣,皇宮門前並無異樣,溫明凱方鬆了一口氣,進宮之後,見宮中一切如常,心中稍安。
走進正殿,若曦已經到達,坐在御座前的書案前,正在等他,溫明凱疾步上前,躬身一揖:“老臣問二殿下安。”
“丞相不必拘禮,此必朔軍疑兵之計,我只是嚴加巡守,派人安撫後宮,並未調動鐵翎甲士,丞相以為如何?”
“二殿下處置並無不當,朔軍小醜跳樑,此次跳得響一點而已,其目的依舊是騷亂京師,擾動人心,逼我前線撤軍而已,我穩坐不動,依計而行,敵人就不會得逞。”
沉思一下,溫明凱又說道:“恐怕還得有一點小措置,老臣即刻傳令,自今日始,城中白日戒嚴,晚上宵禁,一則維持秩序,二則嚴防朔軍奸細。”
若曦淡淡一笑:“就依臣相,朔軍即便吃了熊心豹膽,也不敢進攻城池,你我今夜且安睡,明日一早派人出城檢視。”
溫明凱也拱手道:“殿下沉穩大氣,老臣佩服。”
第二日早上,溫明凱趕到皇宮之時,見三皇子若謙已在宮門等候,大為驚異,便問道:“三殿下為何率軍趕回?”
若謙答道:“我率軍遊擊,並未去遠,昨夜聽見廣固周邊,嗩吶爆響,知道京師有異,便回師會戰。奇怪的是,學生一路回京,並未發現朔軍蹤跡,回京之後,又特意沿城牆外圍掃蕩一圈,也並無異像,真是奇了!“
溫明凱心中一動,便覺隱隱不安,見若曦也騎馬來至宮門,相互問安之後,便一同入宮進殿。
落座之後,眾人俱都心中不安,沉默移時,溫明凱忽然爽然一笑:“我等也不必庸人自擾,我料今日之間,必會有些訊息傳來。“
果不其然,午時剛過,便傳來驚天訊息:烽火告急,孔府被困。
溫明凱倏然起身,又頹然坐回椅中,嘴裡喃喃說道:“昨夜圍城的,只是一千嗩吶兵而已,竟攪得全城雞犬不寧。“
若曦面色如土,也驚到:“孔府深處我國腹地,向來只有兩千府兵守衛,訊息傳回之時,孔府必已失陷!宴國若失孔府,如何收天下漢人之心?“
若謙卻不解:“朔軍下孔府何用?難道要荼毒聖人之後?若果真如此,天下之人必群起而攻之,朝夕之間,朔國必被天下唾棄!“
溫明凱嘆息一聲:“他若以朔國之名,公開祭祀孔子,又禮尊衍聖公,暗中逼迫衍聖公至朔國,我宴國顏面何存?天下人如何看我宴國?皇上又如何看你我臣子?
唉!老臣大意了!如此重要的戰略要地,我竟一向忽略,朔軍將領,不愧人傑!竟將兵法之道,用到極致!“
若謙細細思之,竟輕輕笑了:“好手段!跟我們在廣固周旋一月有餘,其意竟不在廣固,而在孔府,倏然現身,又飄然而去,這慕華文錦,千里奔襲,聲東擊西,朔軍雖無鐵翎甲士之戰力,卻將輕甲騎兵之優勢,發揮到極致,不愧良將,令人神往!”
若曦眼中寒光一閃,幽幽說道:“他在廣固周邊縱橫一月有餘,究竟藏身何處?如謎一般啊!”
若謙又嘆道:“兵法雲,動於九天之上,藏於九地之下,良將之道,天地為僕,廣固平原綿延千里,南邊橫亙極荒山,夏秋之日,草木蔥鬱,又有輕紗遮蔽,要藏兩萬輕騎,並非難事。”
若曦便反問:“糧草呢?況且我宴國百姓,難道人人通敵?兩萬人的藏身之所,一月有餘,竟無一人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