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遠征*依依惜別(第1/3頁)
章節報錯
戰事結束,二皇子迫不及待返回落州迎接皇帝,拓巴忍知他急於邀功,並不理會,只迅速下令:
前將軍拓巴烏率軍兩萬前出原州五十里下寨,為原州前哨;
城中只留五千士卒維持秩序,其餘隊伍一律出城駐紮;
派人前往三馬裡方向接應乞伏如之、楊烈回軍;
查封原州錢糧之庫;
清理戰場,安撫百姓,救治雙方受傷士卒;
文錦一日偷閒,便至大街閒逛,宴國漢化比之朔國更甚,原州又地處邊境之地,多年經營之下,商賈貿易、貨物往來、人員繁雜都是首屈一指。
戰事一起,市面凋敝。
百姓第二日起來,見朔軍並不騷擾百姓,街上軍士極少,朔國與宴國,同屬山卑之族,同宗同源、同俗同言,百姓並不十分害怕,便有店鋪試探開業,相互傳染之下,街面漸漸熙熙攘攘起來。
文錦興致極高,見有新鮮貨物,免不了一番試探觀賞,不到中午,已經林林總總買了一大堆:兩個府中,成年女子每人一袋柔然香囊;馮氏、燕子、柳依依一人一套來自南朝的頭簪首飾;宇文睿、慕華尚一人一套四書全版;燕子又有身孕,給她買了一堆產自漢地的補氣活血之物。
打包放在馬背上,便牽著馬在城中閒逛,心中卻隱隱不安,始終有絲絲掛念縈繞心間,卻不明所以,只是大街小巷觀賞景緻。
到午飯時分,倏然驚醒,原來內心深處,不由自主在尋找可風的痕跡,他身在宴國,又不在廣固,極有可能便在這兩國相交的原州。
思緒清晰,他便直接在街上找人詢問,搜尋一下午,卻毫無所獲。
晚間,拓巴忍下令全城宵禁,文錦無奈之下,只能打馬出城回營。
第二日黃昏時分,天周在眾臣簇擁之下,輕裝簡從,來到原州,宇文化成督運糧草到落州,便跟隨皇帝一起到了前線,乞伏如之、楊烈按照約定時間脫離戰鬥,在拓巴烏接應之下,也回到原州。
天周滿面春風,興奮不已,簡單晚餐之後,便召集眾將,第二次御前會議。
御帳中,天周按捺興奮的情緒,沉聲說道:“眾卿戮力同心,一下雲棲關,再下原州城,甚慰朕心,快何如之,拓巴忍!”
“臣在!”
“力克原州,何人可居首功?”
“回陛下,首功當屬慕華文錦、乞伏如之、楊烈,若非三人先下雲棲關,又縱橫於原州與幷州之間,來回牽扯,料敵機先,隱伏打援,危城攻堅,原州不可一日而下。”
天周甚是高興:“朕下原州,又得三員青年虎將,真乃大朔之福,三位將軍,說說看,想要什麼賞賜?”
文錦品級稍高,率先稟到:“我三人不敢居功,都是皇上洪福齊天,大帥指揮得當,不過皇上,我軍雖然下了原州,臣三人其實心中隱隱不安。”
天周頗感詫異,驚問道:“有何不安?”
文錦便回道:“我軍之勝,太過容易,宴軍雖敗,實力並未受損,以臣觀之,宴軍似乎是主動退卻。”
如之聽文錦之言,便補充道:“臣所見所思,與奮威將軍一致,便是下雲棲關,臣也覺得太過輕易。”
天周臉色漸漸凝重,便看向楊烈:“楊刺史,你之所見如何?”
楊烈黑紅臉膛,年紀與如之相仿,聽皇帝問,老老實實答道:“回皇上,下雲棲關之時,臣不在戰場,並無此想法,臣與如之三馬裡阻擊宴軍之時,也甚覺蹊蹺,宴軍雖然全力衝鋒,但臣瞧著,不太地道。”
天周默然不語,沉思良久,突然問拓巴忍:“你是主帥,你如何看?”
拓巴忍拱手一揖:“陛下,三位將軍之憂,臣豈能不知,臣以為,宴軍意圖並不難猜,不過誘使我軍至幷州,而後調大軍合圍,所謂‘中心開花,四面圍剿’而已。
若我軍還在落州,戰事並未開啟,我還是勸皇上三思而後行,但既然已經下了原州,臣之意,詳慮而決,臨機不疑,既然事前已有部署,就應一鼓作氣,執行到底,宴軍誘我至幷州決戰,我豈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