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別如之,文錦打馬回府。

已到掌燈時分,門旁石階之上,卻坐著一位瑟縮女子,神情慌張,且衣衫不整,有撕扯之痕。

巧官!

文錦大惑,忙下馬趨前詢問:“姑娘為何在此?又因何不進去?“

巧官見是文錦,竟至嚎哭不能自已,良久方噎氣咳嗽道:“將軍救救原鄉公子!“

文錦大驚:“原鄉出了何事?“

巧官方抽泣道:“今日下午,我與原鄉公子出門,去醫館換藥,行至丁香街一僻巷之時,於拐角處被人蒙面兜住,將我與公子分頭擄掠而去。“

文錦大惑不解,若僅為爭風吃醋,何必如此大動干戈!忙問道:“原鄉被擄去何處?“

“我實在不知。“巧官大哭道:”我們被分頭擄走,我被蒙面塞入轎中,帶至一處宅院,關於密室之中,然後祖寬便走了進來,我方知道被帶到了祖家。祖寬這惡賊便欲非禮我,我拼死反抗,卻漸漸失了力氣。“

巧官泣不成聲:“我毫無辦法,衣衫被扯得凌亂不堪,眼看要被凌辱,房外有人呼喚祖寬飲酒,那惡賊方淫笑出去。我求救無門,只能在房中嚶嚶哭泣。“

歇了一口氣,她接著說:“晚飯過後,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婆婆悄悄開啟房門,把我從角門帶了出來,我一路驚慌,又怕他們追來,只能來尋找將軍,得知將軍外出,我便於門口守候,天幸將軍此時回府。“

文錦倒抽一口涼氣,心口突突直跳,隱隱感覺事態不妙!

祖家父子身後,必定是太尉與二皇子,他們緊盯原鄉,其意或在自己。

他突然一個激靈,若明若暗猜到了原因,必是原鄉酒醉朦朧之時,胡言亂語,讓人聽出了話外之意。

事不宜遲,十萬火急!若原鄉稍有洩露,二人命在須臾!

他鎮定下來,便詢問巧官:“老婆婆你可認識,她為何救你?“

巧官搖頭:“我並不認識,她只是說,她女兒也是丫鬟,在宇文府服侍小姐,宇文府都是善心人,哪裡像祖家那麼缺德,成天的欺男霸女。“

文錦心裡咯噔一聲,此必墨霜之母!自己正在找她,她卻深陷險境!今番凶多吉少,必須儘快搭救。

來不及多想,他又問:“你來我府上,是否有人跟蹤?“

巧官語氣肯定:“沒有,我是偷逃出來,出門之時,他們並未覺曉,因此無人盯梢。“

文錦長出一口氣,忙拉出府中僕人小興兒,快速吩咐道:“你即刻出發,前往西大營,命令伍國定,帶一百便裝軍士,分批進城,聽我命令!“

他已徹底平復,竟對巧官輕輕一笑,溫語說道:“姑娘無須擔憂,我必能救出公子,此地不宜久留,我帶你去一處安身之所。“

第二日清晨,慕華博家,安東侯府,府門突然洞開,二十名王府護衛策馬疾馳而出,直奔祖震嶽之家。

慕華博護衛太子靈柩回朝,金殿面君,以頭爆地,受傷甚重,每每凝神思考之時,便頭痛不已。皇上念其對太子忠心耿耿,甚是體恤,令其在家榮養,時時獎賞,呵護有加。

他軍法治府,有功厚賞,有過嚴罰,令出必行,府中甚是整肅。

護衛旋風般來到祖家,朗聲宣道:“侯府走失逃奴一名,有人親見該奴在祖家出沒,奉安東侯令,前來索拿。”

祖寬大怒,便欲硬抗,祖震嶽深知,此刻萬不能開罪安東侯府,便謙恭笑道:“軍爺只需說出逃奴姓名,在下親自綁縛其至侯府領罪。”

領頭護衛拱手道:“該奴必定改名換姓,在下無禮,要進宅搜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