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不歸(第1/3頁)
章節報錯
文錦哭笑不得:“你單槍匹馬,休說大軍,我便手中無劍,也能勝你,快去吧。” 若顏這才莞爾一笑,轉身去了。
朔軍尋到文錦,大喜,讓馬與之騎,並將他遺留在斷崖上的寶劍送還於他。
文錦卻再索一馬,讓朔軍原地等侯,自己驅馬追上慕華若顏,以手遞韁,說道:“路途尚遠,此馬送你。”
若顏上馬,回眸一笑,便欲離去,群山蒼翠,暮靄沉沉,斜陽餘暉之下,幾朵孤霞,掩在雲下,文錦見她縱馬揚鞭,紅纓微揚,戎裝銀甲,俏麗無比,脫口吟到:“日落紅纓西風捲,雄關漫道美人眼。”
若顏身子一顫,迅速轉身,卻揚手飛出一枚柳葉刀,竟是直奔文錦咽喉。
文錦不料她此刻出手,將身一擰,躲過了咽喉,頸邊卻被劃破一道血口,他出手抓住柳葉刀,怒道:“這是為何?”
若顏回首,眸中悵然若失,卻嫣然一笑:“我若不得,她也休得。”
言罷,撥馬便行,邊走邊道:“柳葉之刀,便是信物,但有所求,持刀至宴國找我,無所不應。”
文錦回馬返回朔軍陣中,領軍都尉說道:“若再尋不見你,三皇子便要對我等行軍法。”
文錦心中感念,從都尉處得知,昨日拓巴睿之兵被擋在五里之外,數次衝殺,宴軍不透。可風與順兒心急如焚,肝膽俱裂,領一千死士亡命衝殺,終率五百人殺透敵陣,奔向飲馬峪,欲解三皇子、宇文豹與文錦之危。
孰知飲馬峪之危已解,三皇子又親率飲馬峪之兵,往援拓巴睿,前後夾擊,全殲宴軍。
順兒與可風疲累過度,此時尚在營中昏睡。
文錦方笑道:“若順兒出手,昨日便已尋到我。”
至中軍營帳,三皇子竟出帳相迎,執文錦之手,幾至凝噎,文錦心中酸熱,喉嚨哽咽,卻單膝下跪,說道:“文錦謀劃不周,未能全殲宴軍,請殿下治文錦之罪。”
三皇子將其扶起,微笑道:“文錦何罪之有,宴軍棄守留佳,亡命而逃,正說明搶佔飲馬峪之計大獲成功;現留佳之危已解,北境之敵已退,且殲敵三千,殺敵銳氣;至此,北境已經無虞,皇上無須憂心,文錦之功大也。”
文錦謙遜地說道:“全仗殿下坐鎮指揮,方有今日之功。”
次日,三皇子留玉霞關之兵一千,固守飲馬峪,為留佳屏障,便命班師。軍中傷重者甚多,不能疾行,至第十二日日暮,方遙遙看見平城高大的城廓。
三皇子見歸途已近,於馬上向文錦說道:“我不學二皇兄,又想培植親信,又怕人說結黨營私,我坦坦蕩蕩,為國舉賢,我打算舉薦你為將軍。”
文錦心中一凜,大吃一驚,隨即心領神會,說道:“願為殿下前驅。”
三皇子甚是滿意,又說道:“我朝制度,初為單字將軍,裨、後、右、中、左、前;再為雙字將軍,鷹揚、蕩寇、徵虜、奮威、驃騎;若功業有成,通良將之道,便可官拜大將軍!以我之許可權,只能薦你單字將軍。”
文錦片刻之間,已深思熟慮,便說道:“文錦但能掌八千精兵,殿下緩急可用。”
三皇子含笑問道:“何事為緩?何事為急?”
文錦笑道:“殿下自裁之。”
二人便相視一笑,心照不宣。
三皇子沉吟一下,又緩緩說道:“此次北境驅敵,二皇兄也有意前往,皇上以我年滿十八,需軍前歷練為由,方派我出兵,天幸得你相助,方大獲全勝,你好自為之。”
一別月餘,凱旋而歸,文錦更是一戰成名,前途可期,眾人俱都心曠神怡,歸心似箭。
途經一片竹林,竹枝相連,枝葉繁密,中間一條小道,僅容一馬騎行,四人便單騎排列,魚貫而入。
夕陽黃昏,斜照竹林,晚風搖曳,光影迷幻,如五彩的瑤池一般,四人陶醉不已,樂在其間。
騎行漸深,眾人漸感胸中窒悶,渾身繃緊,氣息難以為繼,空中似有異物阻滯,馬也漸行漸慢,嘶嘶喘氣。
順兒耳順,已隱隱聽見林中有竹葉互擦之聲,似乎有人於竹葉踏行,陰窺馬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