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州皖丘郡的流寇,雖然拼命抵抗,但面對禁軍的靖武鎮和超武鎮,以及乾陽軍、懷德軍、紹昌軍這些梁國精銳的邊軍部隊,很快就丟掉了包括郡府長垣城在內的所有城池。

皖丘郡境內的流寇頭領唐八,則率領數萬殘部,退入了柳虎和柳豹兩兄弟所掌控的新息郡。

兩鎮禁軍和三支邊軍,為了攻佔皖丘郡,不但耗費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還折損了差不多兩萬兵馬。

而就在永安王陳肅這一路平叛大軍與流寇鏖戰之時,另外一路以鎮西軍為主的平叛大軍,卻兵不血刃的又收復了淄州的長葛郡。

佔據長葛郡的流寇頭領高寶,在鎮西軍、鎮戎軍和南康軍進入長葛郡之後,立即主動派人聯絡了孫浩,隨即便帶著麾下的三十餘萬流寇投降了鎮西軍。

為了把這三十餘萬長葛郡的流寇遷移回熙州,孫浩把身邊最後的一萬廂軍派出,來護送這三十餘萬流寇。

一邊輕輕鬆鬆拿下了兩個郡,一邊血戰近兩個月才奪回了一個郡,這樣的對比,讓永安王陳肅不由十分鬱悶。

不過永安王陳肅也清楚,這個結果都是十幾年前自己在淄州坑殺了幾十萬投降的流寇造成的。

但他自始至終卻沒有後悔坑殺了那幾十萬流寇,畢竟如果不是那些流寇,他也不會喪失了一個正常男人的功能。

接下來傳來的一個訊息,則讓永安王陳肅原本鬱悶的心情,頓時變的憤怒起來。

淄州的慶遠都護府和沂州的壽昌都護府,竟然各派出了一個衛的兵馬,與乾陽軍、懷德軍和紹昌軍匯合了。

要知道之前永安王陳肅多次要求慶遠軍和壽昌軍出兵清剿流寇,然而掌控著慶遠軍的門山城龔家和掌控著壽昌軍的甘泉城姚家,卻找各種理由進行推諉,就是不出兵,這才致使淄州和沂州的流寇坐大。

永安王陳肅原本打算在剿滅淄州和沂州的流寇之後,就要對門山城龔家和甘泉城姚家進行問責,直接把慶遠軍和壽昌軍的兵權收回到朝廷之手。

現在慶遠軍和壽昌軍跑過去跟另外一路平叛大軍匯合,明顯是想跟其中三支藩鎮的軍隊抱團,讓自己有所顧忌,不敢對慶遠軍和壽昌軍下手。

“蕭先生,你說本王接下來該怎麼辦?”永安王陳肅沉聲對幕僚蕭景問道。

蕭景搖了搖頭說道:“有鎮西軍在,朝廷暫時不宜跟這幾個藩鎮翻臉,慶遠軍和壽昌軍之事,只能先擱置了。”

永安王陳肅咬牙切齒的說道:“如果任由這些藩鎮聯合起來,對朝廷來說,將會後患無窮。”

蕭景微微一笑,“王爺,這幾個藩鎮能聯合起來,鎮西軍是關鍵。

根據錦衣衛那邊得到的訊息,西域多個國家準備針對鎮西軍,再組建一支規模更加龐大的聯軍。

等淄州和沂州的流寇被剿滅後,恐怕鎮西軍馬上就得急著返回熙州,去應對西域諸國的又一支聯軍。

那個時候,幾個藩鎮的聯盟便會不攻自破,也許……”

蕭景的話還沒有說完,突然一名永安王陳肅身邊的侍衛闖進了營帳,“王爺,八百里急報!”

梁國各地一般每隔二十里設有一個驛站,每個驛站都備有快馬,用來傳遞朝廷的公文。

平常的朝廷公文,每天可以傳遞三百里,如遇緊急情況,可每天四百里、六百里,最為緊急的才會用八百里的急報。

永安王陳肅聽到八百里急報,心裡咯噔一下,他有種預感,也許他已經沒有機會親自領兵把淄州和沂州的流寇清剿乾淨了。

永安王陳肅接過侍衛遞過來的八百里急報一看,臉色頓時一變。

原來與梁國南方三個州相鄰的北晉國,竟然聚集了百萬大軍,再次對梁國發動了北伐。

梁國朝廷急召永安王陳肅返京,準備讓他再次率領禁軍前往南方去抵抗北晉國的入侵。

永安王陳肅一臉凝重的把八百里急報遞給了幕僚蕭景,“蕭先生,看來還得煩勞你陪本王再去南方一趟。”

蕭景看完了急報上所寫的內容,猶豫了一下說道:“王爺,這次北晉國來勢洶洶,屬下建議最好能把乾陽軍的左右兩衛,懷德軍的南衛和前衛,還有紹昌軍的左衛,也帶往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