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東奎雖然清醒了過來,但因為流血過多,身體非常虛弱。

所以接下來在走出山區之前,照顧謝東奎的任務,便理所當然的落到了蕭強身上,畢竟兩人算是舊識。

如今蕭強的傷基本上已經痊癒,謝東奎醒來時,他躺著的那個掛在了兩匹馬中間的擔架,原本是蕭強用的。

現在蕭強用不上了,特製的擔架卻迎來了新的客人。

蕭強端著一碗米粥走過來,“謝堂主,我來餵你喝一點兒米粥。

我在米粥裡還加了一些臘肉和乾菜,你嚐嚐味道怎麼樣?”

躺在一張毛毯上的謝東奎,雙手撐住身下的毛毯,直接坐了起來,“史舵主,把米粥給我就行。

這一點兒傷,還不至於讓人餵我吃飯。”

謝東奎接過木碗,一邊吃粥一邊對蕭強問道:“孫少爺他們應該是乾陽軍的精銳吧?

看來史舵主除了是我七旗門藍旗堂的舵主,應該在梁國那邊還有另外一個身份!”

蕭強沒有否認,因為在第一次營救華清公主母子的行動中,蕭強的梁國錦衣衛身份,已經在藍旗堂那邊暴露了。

“謝堂主,我的真實名字叫蕭強,是大梁錦衣衛在鐵獅城的負責人。

現在我的真實身份,趙廣生堂主已經知曉,我應該回不到藍旗堂的鐵獅城分舵了。”

蕭強所說的趙廣生,是七旗門藍旗堂的現任堂主,而藍旗堂的主要勢力範圍就在姑勒國境內。

接著蕭強對謝東奎反問道:“謝堂主,你怎麼從溫宿國來到了滄龍山?”

溫宿國是姑勒國的鄰國,也是西域五大強國之一,擁有一百八十六座城池和一千多萬的人口,其超過六成的人口都是梁族人。

七旗門的綠旗堂,便主要活動在溫宿國的境內。

謝東奎有些黯然的說道:“我這次來姑勒國,是為了跟趙廣生堂主商議,準備趁著姑勒國這次的內亂,藍旗堂和綠旗堂聯合起義之事。

沒有想到我與趙廣生堂主,剛剛在慄水城見面,便遭遇了摩剎教那些雜碎和慄水城駐軍的突襲。”

鐵獅城雖然是姑勒國的都城,但因鐵獅城對梁族人的種種限制,使得鐵獅城內生活的梁族人並不多,也因此限制了鐵獅城的人口數量。

作為姑勒國都城的鐵獅城,人口只有十萬出頭。

慄水城是東西方貿易之路上的一個節點,因為慄水城不限制梁族人居住,使得慄水城成為了姑勒國人口最多的城市,常駐人口便超過了三十萬。

而七旗門藍旗堂的大本營,就設在了慄水城。

蕭強聞言,不由臉色一變,“我們趙堂主脫險了嗎?”

雖然蕭強最在意的還是自己錦衣衛的身份,但畢竟與趙廣生相處多年,蕭強成為藍旗堂在鐵獅城分舵的舵主,也是趙廣生親自提拔的,蕭強對趙廣生還是很有感情的。

謝東奎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突圍的時候,我的人和趙堂主的人是分開走的。

後來我帶著手底下的兄弟們一路且戰且逃,等我逃進滄龍山,這次帶來姑勒國的七十多兄弟都死光了。

如果不是遇到了你們,我恐怕已經被摩剎教那些雜碎給亂刀砍死了。

對了,你記得提醒一下那位孫少爺,追擊我進入滄龍山的摩剎教雜碎,應該不止那一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