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聞公子大才,剛毅奮勇,仁義純孝,熟是熟非,熟黑熟白,小人心中有數。

大秦交到公子手中,我大秦子民必可安享太平,小人自聽公子一番論斷徹析之後,決意跟隨公子,願效犬馬之勞。

小人知道公子所謀之事為謀國大事,必而嚴密細緻,力求疏而不漏,請公子相信小人,何事能用到小人的直說便是,小人必當全力以赴。”

扶蘇高興道:“丙松大義啊!因所謀關係天下黎民百姓,關係我大秦國運,事關重大,所以不得不深慮一層,多思一分,還忘丙松見諒 。”

丙松道: “公子言重了。”

扶蘇接著道:“那我就直說了,需要丙松修書一封,告予趙高,這邊一切順利妥當,扶蘇已遵詔自裁,蒙恬也已關押,稍事幾日便何押解回咸陽。以使趙高放鬆警惕,為我等爭取時間,減少大秦勇士白白流血 。”

“修書完成之後,立刻走軍驛快傳至咸陽,不知可否。”

丙松正色道:“公子有所不知,趙高此人城府極深,疑心極重,每個人寫給他的書件都會留意觀察,稱呼,筆跡必瞭然於胸。

稍有出入,便會存疑,由其這等大事,更會謹慎非常,他日常命人訓養信鴿,重要信件必以信鴿傳遞,以使重要資訊能快人一步,也便於方便及時掌握情況,更為了重要信件不假於人,以防偷樑換柱。

在趙高心裡,動物遠比人可靠,且訓養的信鴿均有特殊標記,旁人無法從中作梗。”

“公子所說‘稍事幾日’亦不可,趙高必會存疑,這等大事,必須有明確的日期,不可過長,亦不可過短。”

扶蘇捏了把虛汗:“果然老奸巨猾,多虧丙松教我,否則就著了老賊的道了。”趙高能在秦朝呼風喚雨果然不是‘蓋’的,真TMD精。

丙松忙道:“公子莫過謙,莫說公子,就是與趙高日常共事的李斯亦不會想到趙高如此奸滑;趙高平時藏的極深,非充當其爪牙為其所用,耳目薰染,才得以知。”

“不過趙高只是能於算計,工於心計,至於才略確實就不敢恭維了,既無治國之略,又無領兵之才,且忌賢妒能,勝驕敗餒,貪圖享受,日久必敗。”

扶蘇樂道:“想不到丙松會有如此見識,本公子之前真是小視了。送於趙高的書信就全權交予丙鬆了,如若能成算你大功一件。”怪不得趙高最後能害死李斯,獨攬朝政。

“另寫予趙高的書信,書明幾日押解蒙恬回咸陽為宜?”

丙松答道:“七日為宜,小人從咸陽趕至上郡快馬加鞭,用了五日,去信當中以七日為宜,不可再寬,趙高曾囑咐小人‘一切從速’,他諒小人不敢拖延,如三日不能印證一切進展妥當,趙高必會生疑。”

扶蘇默唸道:“七日,時間好緊啊!七日要一切準備就緒,有一定難度。”

轉念又想:“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七天就七天,凡舉大事不可能樣樣萬事具備,對手也不可能個個蠢愚,真正的大才往往就是任憑形勢風雲變幻,依然鎮定自若,隨機應變,泰然處之,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七日就七日,你速速去修書。”

丙松道:“諾”便退出帳外。

竹升進帳雙手作揖道:“公子,竹升遵令制詔已經完成,請公子覽閱。”

扶蘇道:“這麼快。”

竹升回道:“公子吩咐的事豈敢不盡力。”

扶蘇接過了詔書,詔書無論從文字,到璽印都與那份命他自殺的偽詔一模一樣,足以以假亂真。

扶蘇喃喃自語道:“真是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竹升,本公子幸而有你。”趙高、李斯爾等宵小欲矯詔害死本公子,本公子今就用以其人這道還治其人之身,利用矯詔,徹底粉碎爾等陰謀。

竹升被表揚有點不好意思:“公子過譽了。”

扶蘇忙道:“竹升,你馬上召蒙恬將軍進帳。”

竹升道:“諾”

。。。。。。。。。

蒙恬進帳雙手作揖道:“公子 。”

“蒙將軍你來看看。”說罷遞給蒙恬一份詔書。

“這,這,這。這真是真假難辨,即使是末將親眼見過陛下的詔書,也難辨其真偽。”

“還有一件事要稟於將軍,我已讓丙松修書於趙高,告訴他七日後便可把蒙將軍押解到咸陽,趙高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老奸巨猾,超過七日,老賊便會起疑,必會對我等舉事不利,所以現在對於我們來說時間異常珍貴,必須抓住每一分每秒,將軍現在進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