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久違了,丁儀教授!(第1/3頁)
章節報錯
人有時候走著,走著,還沒走到路的盡頭就已經忘記了初心,迷失了荒徑,到最後在乎的只有最後的結果,而不記得自己當初開始的緣由。
就如同一則故事講的那樣,說鄰居老王養的一隻中華田園犬死了,他悲傷不已,想要火化後,將愛犬的骨灰帶回老家埋葬,埋葬在它出生的地方,結果在火烤的過程中,卻發現越烤越香,後來他索性出去買了一箱啤酒....
再後來,他帶回去的是吃剩的骨頭!
現實中很多事情就像老王一樣,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善始者多,善終者少....
貝斯利也是一個丟了初衷的人,他在競選總統前計劃好的執政政策,可當選後,所謂的新政法令真正頒佈的,十不足一。
大半的精力都耗費在各種政治鬥爭中了,特別是近半年來,更是將重點放在了連任上,與老北鼻的“鬥爭”上。
為了連任都“不擇手段”,連華夏作家弘文的勢都借上了,在任期間別說為全世界了,就是為自己的國家,為民眾到底做了幾件實事,都屈指可數!
這就是貝斯利看完第一章國王故事後的思考,單憑這個故事,他已經喜歡上了《球狀閃電》,因為它如《三體》一樣,在講述故事的時候,箇中名言警句能給人以靈魂上震撼洗禮,能去反思人生。
貝斯利也對書中主角產生了代入感,因為他亦是個丟了初衷的人,故事中的國王隱喻的就是主角,至於王妃的陵墓指的是他逝去的父母。
不過主角追求的是什麼,竟然能讓他著迷的忘卻父母,還有他的父母到底因何而亡,這些貝斯利都一無所知,而接下來的第二章就解答了這些疑惑。
這章的名字叫《序曲》,第一眼看到時,他甚至懷疑是不是弘文將目錄排列錯了,但很快就被內容描寫吸引住了,著迷的連窗外的雷聲都沒有聽到。
.....
這章的開篇講述的是主角的回憶,是他一生中永遠揮之不去的夢魔。
那是一個雷雨之夜,似乎整個天地都被密集的閃電所佈滿,而一間小屋內卻滿是溫馨,主角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中,過著十四歲的生日。
越是狂風暴雨越能體會出家的珍貴,與外面的危險相比,家的溫暖懷抱永遠令人陶醉。
在蛋糕的燭火中,父親為主角講起了人生,人生像燭火,脆弱而飄忽不定,經不起一絲微風,卻又散發著火熱的光芒,給人以生命的期望。
正當一家三口探討人生的時,窗外又是一陣劇烈閃電,現實中的貝斯利也感受到屋內一道白光閃過,同樣是來自窗外,雷聲大了.....
接著他在書中看到一段恐怖的描寫,一個籃球大小,發著朦朧紅光的神秘物體穿越牆體,懸浮在牆上那副眾神狂歡的油畫上,它彷佛來自畫中的一個幽靈,發出一種嘯叫,那嘯叫低沉中透著尖利,讓人想到在太古的荒原上,一個鬼魂在吹著壎.....
它飄忽不定,以一個特殊的軌跡在屋內巡視著,最終找到了目標,懸停在主角父親的頭頂上,發出的冷笑聲使得母親驚恐的抓住了父親。
此時透過主角的目光,可以看到它的內部,在半透明的紅光中,從那不見光霧的深淵中,一大群藍色的小星星飛射而出....
隨之一道炫目的白質,一聲巨響,彷佛整個世界發生了爆炸,主角看到父母的身體變成了灰白色,像兩尊凋像般佇立不動,這景象彷若是個夢!
主角用手去觸碰父親身體,想將夢喚醒,結果看到了最恐怖的一副畫面:
兩尊凋像坍塌了下去,如同一場微型的雪崩,落在地上化作了兩堆白灰,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了!
學過的物理知識讓主角明白,能將人體化為灰盡,至少需要2000度的高溫,可如此的高溫,屋內的其他物品卻完好無損,唯一有變化的是冰箱中的食物都熟了,但冰箱完好無損....
這現象超出人類的理解,主角認為這是一場夢,可父母的死卻是血淋淋的現實,清醒後的主角迷上了它,並將用畢生去解開這個令他變成孤兒的超自然之謎!
他稱呼這個神秘的物體,叫球狀閃電!
......
一道白光閃過,蓋過了屋內暖黃色的燈光,緊接著雷聲響徹天地,震撼著人的內心,剛看完《序言》的貝斯利不由打了個冷顫,下意識的起身掃視了一下全屋,沒有發現那個恐怖的“球狀閃電”,這才放下心來。
“呵....”
似是覺得自己剛才的動作有點可笑,貝斯利自嘲的一笑。
作為名牌大學畢業的他,自然知道閃電的原理,當上總統後,也見識了絕密檔桉中紀錄的各種超自然現象,心裡的承受能力比一般人要強上很多,可在剛才的一瞬間,他仍然感受到了恐懼。
晃了晃腦袋,將恐懼感甩走,他繼續看了下去,他要看看弘文如何描繪球狀閃電,描繪這個在《三體》中差點大放異彩的科技。
......